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突破点一文言实词.docVIP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突破点一文言实词.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突破点一文言实词

必备知识

请先自主学习本书附录中“知识八文言实词、虚词”的“一、150个常见文言实词例释”。

所谓文言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五类。要了解文言实词,一定要重点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这四类文言实词特殊现象。

1.一词多义

所谓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一词多义是古汉语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要把握一词多义,就要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类型

阐释

本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就词的来源来说的,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意义,如“本”的本义是“草木的根”;另一种是就词的运用来说的,把词的最常用的意义当作本义,也叫“基本义”,如“道”的基本义是“路,道路”。

引申义

指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兵”的本义是“武器”,后引申为“使用武器的人”,即“士兵”,又引申为“军队”,由此进一步引申为“战争”,又引申为“兵法”。

比喻义

指由词的本义的比喻用法所形成的意义。如“首领”的本义是“头和颈”,比喻义是“为首的人”。

辨识要点:

要点

说明

巧借本义

联系

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在《古代汉语词典》中一般被列为第一义项)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

紧扣语境

推敲

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含义不同,或为本义,或为引申义,或为比喻义。只有紧扣语境,才能准确解释词语。

2.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出现的某个词语,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某个词语完全一致,但在古代与在现代的意义和用法有差异,这类词叫作古今异义词。特别是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很可能是两个单音节词。这种意义和用法上的差异是在语言演变的过程中出现的,词义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词义变化

示例

词义

扩大

通感扩大

如“甘”,本义是“味美”,现在除了“味美”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心甘情愿)。

从部分扩大到整体

如“秋”,泛指“秋天”,后扩大到指“一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从专指扩大到通用

如“江”“河”,原指“长江”“黄河”,现指“一般的大江大河”。

词义缩小

如“丈夫”,古义:①成年男子或指男孩;②大丈夫,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③女子配偶。今义:①成年男子;②女子配偶。

词义转移

如“币”,古义多指礼物;今义多指货币。

词义弱化

如“病”,古代的基本义是“重病”,轻微的病一般用“疾”;而现代,只要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不正常的情况,都通称“病”,不再单纯表示“重病”这个意思。

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现代则表示“仇恨,怨恨”。

感情色彩变化

如“卑鄙”,古义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无贬义;今义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是贬义词。

辨识要点:

要点

说明

古今比照

要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所以对于文言文中双音节词的理解,一定要注意结合上下文并与今义进行细致比对。

联想迁移

即通过联想已经掌握的古今异义词推断出文段中词语的意思。比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借助这句话中的“交通”,我们就可以知道“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并序)》]中“交通”的意思。

博闻强识

博闻强识法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比如“牺牲”,古义指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今义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某些利益。

文句推敲

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语含义。

3.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当用甲字,却借用与其音同、音近或形近的乙字去代替甲字的一种语言现象。通假字包括以下几种:

类别

说明

示例

通用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在古代可以写作这个字,也可以写作那个字。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这里的“知”同“智”,“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

假借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在古代有时也可以借用。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晨”的“早”读音相同,被假借为“早”,借用了“早”的意义。“早”是本字,这里的“蚤”是“早”的假借字,即“蚤”同“早”。

古今字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即“受”同“授”。

辨识要点:

要点

说明

在语音

中辨识

有一部分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上相同或相近,这是辨识通假字的途径之一。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中的“亡”,同“无”,这是双声通假(声母相同);“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中的“从”,同“纵”,这是叠韵通假(韵母相同);“列缺霹雳”(《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列”,同“裂”,这是同音通假(读音相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