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课件:原创石壕吏 课件.pptx

初中语文教学课件:原创石壕吏 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期,其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被誉为“诗史”。他也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的代表作有《望岳》以及“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背景资料758年759年春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yè)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一首。

逾()戍()邺()老妪()幽咽()yúshùyùyèyè读准字音

石壕(háo)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辞:三男/邺(yè)城戍(sh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è)。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听范读

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疏通文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有差役在夜里来抓人。老头儿越墙逃走了,老妇人出门察看。译文越过。投宿。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差役大声吆喝多么凶狠!老妇人哭哭啼啼多么凄苦!听见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我的)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一个儿子(托人)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阵亡。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生命永远结束了!译文防守。多么。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捎信回来。最近。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还在吃奶的孙子。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老妇。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连夜跟你们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早饭。译文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夜深了,说话声消失,隐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我)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译文

这首诗从内容看是一首叙事诗,那么记述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主要人物是谁?时间:晚上地点:石壕村老妇人(百姓)家里事件:诗人夜投石壕村,看到官吏抓壮丁。主要人物:老妇人和官吏。整体感知

第三部分(结局)(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4)写诗人独与老翁告别的情景。第一部分(开端)第二部分(发展、高潮)(2-3)写老妇诉说遭遇,并以老迈之身应征。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写出了“吏”“妇”各自什么特点?哪几个词最具有表现力?主要描写方法是什么?石壕吏凄苦悲伤凶狠蛮横老妇人捉丁护夫吏:呼、怒妇:啼、苦动作、神态描写矛盾冲突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不用“征兵”“招兵”而用“捉人”?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有吏夜捉人”一句,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它是全篇的提纲,后面的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捉人”二字为诗眼。用“捉人”而不用“征兵”“招兵”,于如实叙写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因为“捉”字暗示当时老百姓都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百姓当兵,表现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精读细研

3.思考老妇人交代的内容,有几层意思?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苦;自请服役。

4.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里的真实想法是什么?自请服役也暗示掩护老翁和儿媳的心理。5.最后一句话写了什么?最后四句是故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役抓走。

合作探究1.全诗的三个“夜”字,有何深刻含义?第一个“夜”字(“有吏夜捉人”),表明差役深知壮丁难抓,选择深夜突袭。第二个“夜”字(“请从吏夜归”),表明老妇希望跟着差役连夜赶回军营,如此急迫,既是为了掩护老翁,也是为了应唐军之急。第三个“夜”字(“夜久语声绝”)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