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一).docx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一).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一)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ERD的定义为异常的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并损伤食管黏膜。30%的GERD患者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对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人群中其发病率为10%,西方国家尤为多见。目前我国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GERD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许多新技术的应用及抑酸剂、促动力剂的广泛使用,对GERD的认识及诊断方法有很大发展,疗效也显著改善。本文通过系统回顾近年来GERD的研究与实践,从而将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治疗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反食、烧心等反流症状或组织损害。部分病人可伴有食管外症状,如反复发作的哮喘、慢性咳嗽、夜间睡眠呼吸暂停、非心源性胸痛、咽喉炎等。胃食管反流病包括内镜阴性的GERD和内镜阳性的GERD。内镜阳性的GERD是指胃镜下可看到食管黏膜充血、水肿,有食管黏膜破损的表现即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约占GERD的2/3;内镜阴性的GERD指胃镜下食管黏膜正常的胃食管反流病,约占GERD的1/3。部分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可发展成为Barretts食管,后者为癌前病变。有研究提示〔1〕,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refluxdisease,NERD)中有不典型症状和食管外症状的患者较RE高。另外,近年研究倾向认为〔2〕,NERD与RE并非疾病的不同阶段,而是两种独立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也可能不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北京地区成年人胃食管反流典型症状(烧心和反酸、反食)的发生率为10.19%,上海地区成年人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发生率为7.76%,据此推测两地区GERD的患病率为5.77%,反流性食管炎的患病率为1.92%〔3〕。

1发病机制

GERD是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是抗反流的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增强,保护因子与攻击因子建立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所致。抗反流机制包括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食管的廓清能力、食管黏膜组织的抵抗力等,反流物包括胃内容物(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和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胰液)。

1.1抗反流的防御机制下降研究表明,下食管括约肌(LES)功能失调、食管的清除功能及组织抵抗力的下降在GERD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表现为自由反流、用力性反流和反射性反流,分别由LES压力低下、胃排空延迟、腹内压升高使跨膈压增加、一过性LES松弛(TLESR)、食管体部收缩振幅下降引起反流。最近研究表明,TLESR是引起GERD的重要原因,而胃排空障碍、胃内压增加是TLESR增加的主要机制。Wong等〔4〕研究了中国人胃食管反流机制后发现,GER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酸反流多数是由TLESR引起的。胃食管反流发生后,大部分反流物通过1~2次蠕动性收缩而迅速被清除,剩下的则由吞下的唾液缓慢地中和,故食管蠕动和唾液产生异常均可参与GERD的致病作用,Chrysos等〔5〕发现,GER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ES静息压降低,食管蠕动幅度下降,食管转运延迟,而有咽下困难,严重食管炎和Barrett病史长的患者,食管运动功能更差,食管转运时间更长。许军英等〔6〕研究发现,48.6%的GERD有食管失蠕动和食管远端低幅蠕动。食管体部运动功能异常可见于NERD和不同程度的食管炎,而并不仅仅见于重度食管炎,表明食管体部运动功能异常是GERD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GERD不仅可以有消化期的动力减缓,而且还有消化间期移行复合波(MMC)的异常,即MMCⅢ期明显减少,不能清除胃内容物和十二指肠反流物。临床上,RE仅发生于部分GERD患者中,有的反流症状典型,都不一定有明显食管组织损害。显示了食管组织抵抗力在防RE发生有重要地位。它包括上皮前、上皮和上皮后三部分屏障作用。当屏障功能受损时,即使在正常反流情况下,也可致食管炎。反之,当黏膜抵抗和修复能力较强时,对于病理性的反流内镜下也无食管炎的表现。但研究表明,GERD患者虽然内镜阴性,但电镜下可见食管黏膜细胞间隙增大。细胞间隙增大是评价GERD组织损害的可靠指标〔7〕。

1.2反流物的攻击作用GERD是一种酸相关疾病,一般认为酸是RE的重要致病因子,绝大多数GERD患者症状的发生与酸反流相关,但是酸单独却很少引起食管黏膜损害,常常在胃蛋白酶共同作用下引起损害。另外有研究表明,GERD时酸反流可正常,或常有酸反流,但胃酸分泌不一定增多,实际上是酸的错位。但仍有小部分患者症状与酸反流无关,抗酸治疗对比部分患者效果可能差。且长反流可能是导致食管炎症改变的重要因

文档评论(0)

57536222719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