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教学设计.docVIP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

《史记·屈原列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积累文言知识。

(二)能力目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学习《史记》的人物传记时,能将

司马迁对人物的评价与人物事迹的介绍结合起来理解。

(三)情感目标:赞叹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志行高洁、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体会司马迁为屈原立传目的,引导学生努力追求和构建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研读文中的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对《离骚》的评价,屈原与渔父

的对话等三段文字,理解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

(二)难点:联系作者司马迁的生平,理解作者为屈原立传的目的,引导学生思

考感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熟悉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一、导入

1、吟诵屈原的《离骚》,简述屈原的事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

2、朗读《太史公自序》中的相关段落,导入新课。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太史公自序》

【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列传》,看看司马迁是怎样认识与评价屈原的。】

二、朗读课文,生字注音。

属(zhǔ)草稿相随属(zhǔ)惨怛(dá)帝喾(Kù)

举类迩(ěr)而见(xiàn)义远濯(zhuó)淖(nào)滋垢(gòu)

皭(jiào)然泥而不滓绌(黜chù)详(佯yáng)从亲离(罹lí)忧

屈匄(gài)靳(jìn)尚

被(披pī)发枯槁(gǎo)《哀郢(yíng)》赵不内(纳nà)

三闾(lǚ)大夫温蠖(huò)汨(mì)罗汶汶(mén)

何不餔(bū)其糟而啜(chuò)其醨(lí)皓皓(hào)渔父(fǔ)

【课文较长,让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三、研习课文

认真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太史公曰……”),理解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

1、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

结合文章第3段,思考:

1.司马迁是怎样《离骚》认识的。

2.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悲其志”又是为什么?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第3段,找出关键语句,试翻译。】

提示:第3段的关键句有: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

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提问:理解本段的关键句,下面同学们来思考刚才提的两个问题。

明确:《离骚》是屈原忧愁幽思时所作的,体现了他洁身自好,志洁行廉的品质。

屈原之志既是一种政治抱负、治国宏图,更是一种理想主义激情,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

司马迁既然是“悲其志”,而不是悲其人,司马迁的泣涕就不仅仅是针对屈原一个人,而是为天下所有怀有远大志向而难以实现的人而哭泣。

2、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结合文章第11段,谈谈屈原投江前的情形,听听屈原与鱼父的对话。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第11段,找出关键语句,试翻译。】

提示:第11段的关键句有:

鱼父: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鱼父: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提问:了解了屈原与鱼父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思想有怎样的差异,还能认识到屈原有着怎样的品质,以及包含了司马迁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一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一种是矢志不渝,以死明志,两相比照,突出了屈原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操守,表现了他矢志不渝,以死明志的品质。

对话中表达了作者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以及同情惋惜之情,其中也表现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

3、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

文档评论(0)

孙二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文档领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