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研究.docx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研究

一、引言

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构建实施与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相适应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是当前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1]然而,高校在推进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有时会面临学科整合力量不足、课程协同配合效果较弱、课程思政建设整体不均衡、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

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包含语言类、文学类、文学理论类,由于涉及科目多,内容较繁杂,构建该专业的课程思政体系也不免存在困难。总体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程的思政教育要素非常丰富,能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重要的资源,但也不能忽视语言类、文学类、文学理论类不同课程承担的育人功能和思政目标存在差异。如果不能明确各课程内容的关联性和层次性,很难从整体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有学者提出,应“从课程思政的整体建构入手,抓住课程多样性与育人一致性的特点,构建各门课程相互协同的思政育人课程体系”[2]。本文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7门主干课程,通过课程整合、整体规划和党建引领三路径结合,全面保障7门主干课程的思政体系构建,能有效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体课程的思政建设。

二、课程整合:对思政内容进行关联性拓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每门课程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研究理路各有不同,其思政目标也各有侧重。关于本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成果展示,目前主要集中于对一门课程或性质相近的系列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探索。“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中,专业课程思政是最为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部分,其中的若干核心问题包括课程思政的设计问题、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问题、专业课程思政的评价问题、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系问题。”[3]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的有机融合,以达到协同教育的效果。以7门主干课程为基础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体系,能有效破解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系统性不足的难题。

第一,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启动该专业主干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对7门主干课程的内容进行关联性拓展。7门主干课程内容多、专业性较强、知识点复杂、学习难度大。一方面,积极建设汉语言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为教师研讨、学习、借鉴课程思政建设的先进做法提供平台。如运用同课异构实践、专题问题研讨、分享优秀思政教学案例等方式,开展集体备课、磨课、评课和说课,打破教研室界限、打破课程界限。另一方面,在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内容整合方面设置具体要求,不断深化课程的思想理论性和现实针对性,进一步明确各门课程的思政目标,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覆盖7门主干课程,确保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可操作性。

第二,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构成的基础性质和核心要求,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融合点,剖析7门主干课程的思政元素,建立“思政元素库”。首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这7门主干课程贯彻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学与红色文化,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等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天然优势。其次,在科学合理的设计下,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建立“思政元素库”,对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等相关的教学内容。最后,思政教学团队要密切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热点事件,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资源库,对专业课程资源实现有效统筹。

第三,明确7门主干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任务、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探索思政要素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维度与有效路径。通过修订教学大纲、调整课程内容、制定课程标准、完善考核体系、优化教学方法,一课一案,构建出一套完整的主干课程思政建设方案,逐步实现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系统的、整体的“思政化”处理,确保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贯穿于本专业的整体课程。

三、学科规划:“三位一体”构建课程思政体系

提出“三全育人”,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是教育界和学术界重点关注的教学改革的方向,并已在各大高校广泛开展讨论与实践。当前,高校大部分课程的思政建设主要是自由探索、独自完成,各门课程普遍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有些学科和专业的顶层设计不够完善,还存在各科和各门课程的思政建设缺乏规范化、体系化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实现。本文认为,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课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