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基础知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书法的每—种字体都有自己发生和发展的历

史,而篆书的发展是与古文字发展紧密相联的。它作为篆、

隶、草、行、楷五体书之首,是书法艺术中具有独立意义

并独具特色的书体。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篆书基础知识,

希望大家喜欢。

篆书基础知识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代乃至周初,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因

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的占卜文辞,也称“卜辞”。甲骨

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市郊的殷尚废墟——小屯村,故又称

“殷墟文字”、“殷契”等。

据记载,殷墟以洹水南岸的小屯为中心,是殷商王朝的

国都。商王朝灭亡后,这些卜辞长埋于地下,无以面世。

数千年后,当地农民在犁田时偶而发现,因古骨研末治刀

创,随将其作为“龙骨”卖给药铺。1898年,曾有古董商

拿了一些给天津的王襄、孟定生辨认,他们认出是古代珍

贵遗物,意言为“古简”。1899年,北京的金石学家王懿荣

对甲骨作了鉴定,认定是商代文字。这—发现,震动了考

古界。之后,有刘鹗、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等考古学

家在大量收集、整理甲骨的基础上,对甲骨文进行了较为

系统的研究,撰写了许多著录和专门著作。自此,我国近

来。它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我国商朝历史和整个人类社会

的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还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高

度重视,成为一门独立的国际性学科,同时在中国书法史

研究及书法创作方面也产生厂深远的影响。

从甲骨出土的十五万片实物,5000余字的文字看,已

经是经过相当时期发展.并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文字,其间

汉字构形规律已有大部分符合“六书”之说(如象形、会意、

形声),文法也和后代相近;从书法角度看,不同时期的甲骨

文,字体风格亦有所异,但文字书写的整体风格自然率意。

因是契刻文字,笔画单一质朴,字形朴茂天真,结构大小参

差,章法浑然天成。不仅显现出古代先民在文字书写方面追

求自由、情趣、美观的审美意识,而且从中可以体悟篆书的

笔法以及由于载体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给后世书法创作以启

迪和借鉴。

(二)金文

金文是继甲骨文之后的书体,因其模铸或契刻于青铜器

而得名。古时称铜为金,所以这类铭文一般称“金文”。其

内容多为祭典、扬其先祖、明告后世的言论记录。

西周是我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兴盛时期,周人的文化较商

代有显著的进步。西周的金文随着周人对礼制的进一步提倡

以及青铜冶铸业的异常发达而有极大的发展。留存于世的金

自宋以来,金石之学广泛兴起,

从辨识到摹写,从研究到创作,不断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的

笔法体系和审美领域、在书法方面的影响程度要比甲骨文大

得多。

金文和甲骨文在造字上是—个系统,在书法上也显现了

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因其载体是青铜器,从而形成笔势特殊、

线条圆润、字形凝炼、结构生动等鲜明的特征。金文的代表

作品有《大盂鼎》、《散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还

有1977年在陕西扶风县出土的《墙盘》郡是初入门者学习

的极好范本。

(三)籀文

籀文是周、秦间通行于秦国的一种文宁,以周宣王《史

捅大篆十五篇》而得名,现在所能见到的是许慎《说文解字》

中所注明“籀文”的几百字。从书法角度讲,籀文和金文又

合称“大篆”,而又以“石鼓文”为其代表,它的特点比

金文更加规范,字体更加成熟,反映了金文向小篆过渡的轨

迹(详见后“篆书名作欣赏”部分:石鼓义条目)。

(四)小篆

小篆为大篆的对称,也称“秦篆”。公元前221年,秦

始皇统一中同后,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的国策,

其中有“书同文”,就是要求全国统—文宁,废除六国文。

小篆就是在战国时秦同文字的基础上,吸收了六国文字的优

规范了的文宇,这是中国古代史上对古文字进行的第一次大

规模的系统整理,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统

一后的小篆,顺应书写的需要趋于抽象化,象形意味大大减

少,符号化更加明显,对后代文字的规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秦代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很快被汉

王朝所替代,官用标准书的小篆有赖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

字》得以保存下来.还有秦始皇时,以宣耀皇威,传为李斯

所作的《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玡台刻石》、《会稽刻

石》等也留传于世。秦代小篆其成就和对书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