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2).docxVIP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2).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8/NUMPAGES18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化诗为画,理解诗意,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时的奇特景象。

3.在品悟诗句中体会诗人豁达开朗的胸怀。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诗题,简介诗人

1.指名读诗题。

2.理解诗题。

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时间、地点、事件。

设疑:诗人仅仅只是喝醉了吗?

3.简介诗人。

师:这是北宋诗人苏轼流传千古的一首名诗,你了解苏轼吗?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西湖有着不解之缘,他曾两度做杭州的地方官,疏通西湖,建筑苏堤,造福于杭州百姓。

【设计意图】

以诗题总览全文,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学生从诗题中了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同时教师还设置了一个疑问:“诗人仅仅只是喝醉了吗?”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课时结尾深化主旨埋下伏笔。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美

1.读得正确。

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指名读,强调“遮”是翘舌音,“卷”读“juǎn”,“散”读“sàn”。

2.读出节奏。

指名读,读出古诗的停顿和节奏。

3.读出韵味。

学生练读,读出古诗的韵味。

(1)找出诗中的押韵字。(山、船、散、天)

(2)按“平长仄短”练读。

(3)分组读,齐读。

【设计意图】

读得正确,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使学生在逐层提升的诵读中感知诗意和诗趣,为知意和背诵打下基础。

三、化诗为画,体会意境

1.默读古诗,圈出景物。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默读古诗,想想每行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景物?快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来。(云、雨、风、水)

2.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古诗,想象你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配乐,约50秒)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汇报交流,品读感悟。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品读感悟。

黑云翻墨未遮山

①联系生活实际。夏天雷雨来临之前,天空的景象是怎样的?能用四字词语形容一下吗?(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②学生想象画面。

生1:我看到黑压压的乌云,就像打翻的墨汁一样,却没有遮住远处的山峦。

生2:我看到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上蔓延,但来不及遮住山峦。

生3:我看到黑压压的乌云像海浪一样,汹涌地翻腾而来,但没有遮住远处的山峦。(点击课件,“黑、翻墨”变色)

③带着感受读诗句。我们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出了这幅“翻墨云”图。谁来读一读这句诗?让我们感受一下。(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2)品读感悟。

白雨跳珠乱入船

①抓关键词语,品析雨的特点。

生1:夏天的雨很急很大,我从“跳珠”知道雨落在船上就像是跳动的珍珠,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生2:我从“乱入船”的“乱”字看出雨势很大,这雨是杂乱无章的,就像顽皮的孩子活蹦乱跳。

生3:我还从“白雨”看出这场雨很大,只有大雨点儿才会看起来是白色的,有种白花花的感觉。(点击课件,“白、跳珠、乱”变色)

②用多种形式,读出雨的气势。谁来将这场又急又大的雨,通过朗读带到我们大家眼前?(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③教师小结,引出别样景象。

师:这真是一场又急又大的雨啊。它让我们感到——震撼!激动!惊叹!当我们正被眼前这白花花的大雨所震撼并为之惊叹的时候,一阵大风吹来,天地间又换了一副新的图景。

(3)品读感悟。

卷地风来忽吹散

①品味“忽”之妙。

生1:我从“忽”字感受到大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阵狂风席地卷而来,就把雨吹没了。

生2:我从“忽”体会到这风很有威力,一下子就把大雨吹散了,还吹散了天上黑压压的云,天空变得一片瓦蓝。(点击课件,“忽”变色)

②拓展含“忽”的诗句。

生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生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③读出“风吹雨散图”。(分组赛读)

(4)品读感悟。

望湖楼下水如天

①想“水如天”之景。

生1:水如天一样开阔,蓝天倒映在湖水中,水天一色。

生2:水如天一样明亮,雨后湖中泛起粼粼波光。

生3:水如天一样澄净,雨过天晴,一切都像刚洗过的样子。

②读出“雨后西湖”的画面感。碧空如洗,水平如镜,读出你的想象与感觉。(指名读、齐读)

4.联系生活,训练写话。请学生拿起手中的笔,也来写写雨吧。

【设计意图】

想象画面,化诗为画是本课的语文要素,也是课后习题的要求。每行诗,紧紧围绕关键词展开描写,从下雨前的“黑云翻墨”到雨中的“白雨跳珠”,再到“风吹雨散”的水天一色,学生在头脑中不断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令人心旷神怡。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将想象与品读相结合,让学生领略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四、深化主旨,指导背诵

1.升华诗题中“醉”的含义——沉醉。

作者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道:“还来一醉西湖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