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

应激(stress)指某些因素(精神刺激、理化刺激,如冷、热、毒素等应激源)作用于机体引起个体生理、心理改变的一种状态。精神应激通常是指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应激相关障碍大多由于强烈的精神应激如亲人突然亡故,尤其是被强奸、被抢劫、自然灾害等原因所致,这种情况精神应激起了主要的致病作用。

第一节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特点

应激相关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是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所致的精神障碍。任何使个体感到难于应付而造成压力的应激事件或持续困境都可能成为致病原。严重的生活事件,如亲人突然亡故;异乎寻常的意外刺激,如夫妻感情的破裂等;天灾人祸,如特大山洪爆发、强烈地震等威胁生命安全和财产巨大受损的灾难;长期与外界隔离等均可发生应激相关障碍。上述因素是否导致精神异常,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①作为精神刺激的生活事件中个体的精神和物质损伤程度。②个体的性格特征、受教育程度、智力水平、适应调节能力等。③社会文化背景。

一、临床特点与分型

应激相关障碍即反应性精神障碍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性障碍等。主要是根据精神症状出现的时间或临床表现分类。

(一)急性应激障碍

在遭遇急剧、强烈的精神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临床表现为①意识障碍。多为意识恍惚或朦胧状态,意识范围狭窄,表现为自言自语,词句零乱或不连贯无条理,令人难以理解。动作杂乱而无目的性,可有冲动行为。恢复后少数患者对病情不能很好回忆。②精神运动障碍。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兴奋、激越或叫喊,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精神运动性抑制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退缩,甚至出现木僵,情感麻木。止匕外,还可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心动过速、出汗、皮肤潮红等。如果应激源消除,病程短暂,数小时至数天内症状完全消逝,预后大多良好。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

是遭受异常强烈的威胁性或灾害性的心理创伤所引起的延迟性反应。本病从遭受创伤到出现精神症状大约为几天到数月后起病,症状严重持久,病程可长达数年。临床表现为①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即对应激事件重演的生动体验;反复出现创伤性梦境或噩梦。②不与他人接触,对周围环境无任何反应,快感缺失。③回避对既往创伤处境或活动的回忆,害怕和避免想起遭受创伤的心情也较常见。④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状态、惊跳反应增高和失眠。⑤少数病人会发生消极念头,有自杀企图。

此病发病迟缓,症状严重持久,可有波动性,但大多数患者能恢复(1年左右)。少数病例可持续数年不愈,可有人格变化。

(三)适应障碍

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如移民、出国、入伍、退休等,加上病人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产生烦恼、不安、抑郁等的情感障碍,产生退缩、不愿与人交往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和产生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生理功能障碍等妨碍患者社会功能的一种慢性心因性障碍。起病通常在生活事件发生后1个月之内,除长期的抑郁性反应外,在离开创伤性环境后,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按主要精神症状可作以下分型:

.情感障碍型⑴以情绪低落、忧伤易哭、悲观绝望等症状为主(严重者可有自杀行为)的抑郁型。⑵以焦虑、烦恼、敏感多疑、紧张不安、愿向别人倾诉痛苦等症状为主的焦虑型。

2.行为障碍型⑴以逃学、旷工、斗殴、粗暴、违反社会规范、目无法纪等行为问题为主的品行障碍型。⑵孤独、离群、不参加社会活动、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为主的退缩型。⑶以工作、学习能力受影响,效率下降为主的能力减弱型。

3.生理功能障碍型以头痛、胃痛、易疲劳、睡眠不好和其他身体不适为主要症状的躯体型。

4.混合型许多病人出现的症状是综合的、无突出症状,则把它称为混合型。

二、治疗与预后

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环境治疗及药物治疗和其他处理。心理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很多,因人而异。主要治疗内容包括同病人分析发病经过,指导病人如何对待有关刺激。帮助患者调整有缺陷的个性系统,建立有效的心理应付方法。

环境治疗除了要帮助患者脱离应激源(如改变或脱离应激环境)、消除心理应激反应外,还应对病人今后工作和生活进行指导及帮助。

药物治疗的原则是根据症状对症处理。如对焦虑、心烦不安者,可选用抗焦虑药或催眠药;对抑郁症状突出,持续时间较长者可选用抗抑郁剂;对精神运动性兴奋、妄想症状为主的,可给予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有严重自杀企图或有自杀行为者,可考虑作电抽搐治疗。另外,对不能主动进食者或饮食过少者,要给予支持治疗,如输液、补充营养,以保证每日所必需的热量。

一般而言,应激相关障碍的患者在脱离应激源后,大多数都预后良好,少数精神应激过于强烈,或心理素质缺陷较严重者,可能迁延不愈

第二节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对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评估,主要应评估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以及家庭、环

文档评论(0)

159****19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