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导学案及答案(1).doc

马说导学案及答案(1).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说导学案及答案(1)

尽: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完〕

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

其:不知其能千里〔代词,代千里马〕

其真无马邪〔反问词,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副词,恐怕〕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的〕

之: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的〕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无意义〕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它,代千里马,代词〕

策:策之不以其道〔动词,驱使〕

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以:不以千里称也〔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4〕古今异义

然后有千里马(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接词)

故虽有名马(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古义:低贱的人;今义:被人劳役,没有人身自由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并列连词)

是马也(古义:这样;今义:判断词)

策之不以其道()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古义:等同,一样;今义:等候〕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古义:仆役;今义: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

〔5〕词类活用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

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吃完。

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3.作者链接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先生,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根底上加以创新和开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4.文体链接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法上不拘一格,与现代杂文颇为相似。?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

马说导学案及答案(1)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力,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我们学习?马说?,要掌握这种文体的特点,着重体会其语言的力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为“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马说导学案及答案(1)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读一读

【交流点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译一译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交流点拨】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交流点拨】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3.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交流点拨】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因为它日行千里而著称。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交流点拨】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交流点拨】。

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交流点拨】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二〕文本探究

仔细阅读第一段

1.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交流点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

【交流点拨】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知名。?

3.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三〕课堂小结

文章一开篇就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就具有必然性了,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且“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

世有--------伯乐

∣重

↓要

然后有-----------千里马

马说导学案及答案(1)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五、拓展延伸

马说

文档评论(0)

扈三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教育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