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十五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doc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十五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十五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小题。

材料一:

在一般文论教材中谈到典型形象时,作者都肯定典型形象既有生动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在个性中包含着共性。典型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他们认为共性就是写出类的特征。巴尔扎克谈到典型形象时说:“‘典型’指的是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跟它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巴尔扎克认为典型的共性就是代表性,就是写出同类人的样本。另外一种关于典型共性的观点认为共性就是写出历史本质和时代精神。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这种观点的倡导者。

那么,共性到底是指能写出类的特征性,还是指能揭示出类的本质,典型形象的共性应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写出代表性。比如,《鲁滨孙漂流记》就是借一个鲁滨孙写出了十足地道的英国人的特征,他们下起决心来又猛烈又倔强,性格坚强、固执、有耐性,不怕劳苦,能够到各个大陆上去垦荒和殖民,等等。所以我们说鲁滨孙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鲁滨孙具有代表性,他代表了英国人身上的许多共同的特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了脱离现实、耽于幻想、主观主义的同义语。别林斯基很形象地说这样的典型是“熟悉的陌生人”。陌生是因为其人其事生动具体,但它们没有真正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但就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他们的影子,即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有类似性。这是共性的第一个层面

典型形象的共性的第二个层面是透过现象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即深刻性,通过形而下的描述,写出了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写出了金钱对人的罪恶统治,它需要对生活进行深思,提炼和升华。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如果不是揭示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在本质上都是“吃人”的制度这样深刻的主题,他笔下的狂人无论怎样生动、具体,也只是一个胡言乱语的疯子而已,具有成千上万个疯子的特点,但只能使人们一看见这个疯子就想起来身边的疯子而已。正因为这个疯子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具有坚决反帝反封建精神的独特人物形象。而反映社会生活本质规律是共性应有的深度,是典型形象的本质特征。

综上所述,典型形象的共性一方面指要写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人物,一方面指要写出具有深刻性,典型形象的共性是这两个层面的有机融合与互渗。典型人物不仅要写出芸芸众生平面化的日常生活,还要写出人物的精神向度。否则,人物才不仅仅为读者所熟悉,更能撼动读者的灵魂。

(摘编自陈莉《对典型形象的再认识》)

材料二:

文学典型,一般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典型情节,成为艺术成就高低的主要标志。典型人物是指那些既有鲜明、独特、丰富的个性,又能反映某些生活本质规律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人物形象。

典型人物一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及共性。凡是典型人物,总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揭示出某些带有本质规律性的东西,如养尊处优、生活奢靡、不务正事、爱与女孩子厮混等,这就是所谓典型人物的共性。同时他又具有鲜明的个性,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由和厌弃功名利禄的叛逆性。这就使他从贵族纨绔子弟中脱颖而出,闪耀着封建叛逆者的光彩。贾宝玉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就是这部作品的灵魂,通过他,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典型形象的力量。因此,典型人物的共性是决定人物深刻的思想价值的前提,它对于典型人物来说更为重要,可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典型形象。

典型人物的个性应当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这要求作家、艺术家善于抓住人物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从而表现出同类性格人物中的细微差别。人们常常把几个个性相似的典型人物放在一起比较,在了解他们共性的基础上,都属于泼辣干练型的,但王熙凤更加阴险、狠毒、口蜜腹剑,好胜心较强。这就从比较差别中显示出了独特的个性。评判一部文艺作品优秀与否,一个主要因素是看其描述的人物个性是否独特和丰富,其塑造的人物个性才能丰满。我们只有用比较的方法解读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才能深刻而完整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使自身的判断和审美能力得到加强,从而逐步提高文学和艺术修养。

(摘编自孔德馨《浅析文艺作品中的典型艺术形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般文论教材中,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既有个性特征,又在个性中包含着共性

B.文学作品中的“熟悉的陌生人”,往往是因为在生活中常见而熟悉,却因为不能完全对号入座而陌生。

C.文学典型与典型人物的含义不同,文学典型的范围大于典型人物,但其核心仍然是典型人物。

D.典型人物的个性应当是独特的,要创造典型人物,作家就应抓住特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尔扎克的创作理念与实践完全不一致,他认为典型形象是“类的样本”,但他笔下的典型形象却旨在反映社会本质。

B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