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市渝北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doc

2022-2023学年重庆市渝北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3学年重庆市渝北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1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翻开语文课本,开启一段段独具特色的旅行。我们相约在民俗画卷中,与迅哥儿一起回到偏僻的平桥村,在几个少年的撺掇下,伴着皎洁的月光去看社戏;……我们相识在科学小品文中,与翩然而归的燕子一起迎接草长莺飞的春天,与无处不在的恐龙一起揭开地壳的秘密,与定期迁徙的大雁一起突围三月暖流的雾霭,与小小的沙砾一起破解海枯石烂的密码……我们相守在游记散文中,在黄河仰视垂空的水幕,听壶口瀑布震耳欲聋的涛声;在勃朗峰拾级而上,欣赏白云的轻歌曼舞;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慢行,感受坚冰之下流水的川流不息……相约语文,奔赴山海,尽情畅游!

(1)选文中加点词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窜掇(cuān)

B.雾霭(ǎi)

C.沙砾(lè)

D.拾级(shí)

(2)画横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A.草长莺飞

B.海枯石烂

C.震耳欲聋

D.川流不息

(3)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构成语意连贯的句子,要求句式大体一致。

2.(3分)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其最初的作用是运输古代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来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②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③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④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⑤其后,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在20世纪初出版的《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

A.②①④⑤③ B.②①④③⑤ C.④③⑤②① D.⑤④③②①

3.(3分)阅读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请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部伟大的工具书。其中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这“六书”是由许慎创造。

B.《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

C.杜甫的诗继承了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古体的五言诗到他手里变了格调,除“温柔敦厚”外,又开了“沉着痛快”一派。

D.最早的有系统的史书是《史记》和《汉书》,这两部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

4.(5分)观察下面这幅图,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两个具体事例,说说成功需要什么样的精神。

5.(9分)学校开展以“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宣传低碳生活】

(1)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15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助推活动开展】

(2)仿照示例再设计两种活动,使活动丰富多彩。

活动一:探访低碳达人

活动二:

活动三:

【践行低碳理念】

(3)同学们准备制作“低碳生活指南”宣传手册,宣传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请结合生活实际,补写两条低碳生活的建议。

低碳生活指南

1.随手关闭电器电源。

2.生活中使用节能灯泡,减少使用大功率的电器。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4.

5.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6.(10分)请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以诗解诗”是赏析古诗的一种重要方法。当我们读到于谦《咏煤炭》中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就能理解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①,②”表达的希望百姓都能居有其所的美好理想。当我们读到白居易《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就能体会《卖炭翁》中老翁在“③,④”中所表现出来的畸形愿望。《蒹葭》中,即使“道阻且长”“⑤”“道阻且右”,抒发主人公依然“溯洄从之”“⑥”,始终追寻心中的伊人,这让我们想到戴望舒在《雨巷》中塑造的那个自始至终对丁香姑娘执着追求的形象。明代卢儒在《送徐子春往四川》中写下“回首姑苏渺何处”,唐代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下“⑦,⑧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