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VIP

2022年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主任会议安排,近期,我们在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明堂的带领下,到有关部门和部分镇(街),对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报告如下。

调查认为,近几年来,特别是自2008年市人大常委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执法检查以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围绕标准化生产,“三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质量检测,投入品控制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在乡镇、企业(集贸市场、超市、龙头企业)建立检测站(室)26个,制定完善了30多种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累计建设“三品”基地近80万亩,实现“三品”认证72个,建设规模化畜禽饲养场(户)9300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占到80%以上;今年以来,共抽检蔬菜样品3423个,抽检畜禽样品4885份,合格率分别为99%、99.1%。总的看,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总体上实现了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

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三品”市场所占份额较低。尽管涉及群众生活的农产品品牌数量已基本覆盖全面,但品牌产品的生产规模还不够大。例如获得“绿色食品”称号的天地利丰公司,认定的基地规模13万亩,年生产面粉1万吨,仅是全市总需求量的十六分之一,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二是标准化生产难以得到有效落实。虽然农业标准化生产已推行多年,但是由于一些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和摊主,缺乏质量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按制度、规范、标准进行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不按农药施用“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的规定采收农产品,致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据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人员反映,在半月一次例行检测中,有时每抽检100份样品,就有1-2份超标,多数是用药不久很快采收,用药与采收时间间隔太短造成的。有的生产企业还采用内外两套生产标准,致使本地消费者很难“享受”到高质量的农产品。

三是优质农产品市场认可度不够高。与大中城市相比,市场上还不能很好的体现出优质优价,多数按普通产品价格标准定位,走普通产品销售渠道。如舜王街道正在申报有机食品认证的辛蜜甜瓜合作社,目前其产品已在北京销售,据合作社负责人讲,一旦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市场价格在北京将会提高30%以上。

四是监管手段薄弱。一方面,表现为农业执法力量薄弱。我市农业执法大队由于人员编制少,力量较弱,加之乡镇机构改革后农技推广力量减弱,自身监管服务功能缺位,已很难适应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表现为检测监管较弱。有的镇(街)农产品速测机构检测人员配备不到位、设备精度差,致使存在检测水平低、检测比例少、时效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需要。

五是资金扶持力度不够。目前投入的资金远不能满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生产环境监测、品牌申报认定和市场准入检测等公益性、基础性工作需要,亟待建立长效投入机制。02年建成的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按规定要在08年进行第二次复评换证,由于经费不足、部分设备老化,这项工作一直未进行,只能定性抽检,致使检测结果缺乏权威性和法定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能作用发挥。

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着重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体上看,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到环境资源、生产技术装备和政府决策导向等各个方面。具体地说,还受到以下五个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是农民的生产方式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倾向。不少农民未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的思想,在生产中更多地关心成本多少、产量高低、价格贵贱、治理难易,而忽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尤其对“产而不自食”的农产品的生产往往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有虫就打药,见病就防治,缺乏必要的诚信意识。

二是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组织实施。在现行的生产经营体制下,基本上是一个农村家庭就是一个初级农产品生产单位,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最重要的环节是对整个生产过程按照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全程控制,协调统一所有生产者的治理。这种分散的生产经营体制,小规模的生产经营特点,各行其是的生产管理方式,加大了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的难度。

三是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多数是家庭留守人员,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较慢,发生了病虫害,有的凭经验办事,有的跟在别人后面防治,造成错用、乱用、滥用农药及其它投入品的情况屡屡发生。有的乡镇反映,在推广生物农药过程中,很多老百姓不认可,总认为有机磷农药杀虫快,防效好,质量安全意识

文档评论(0)

xiaomiwen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