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docxVIP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命题点1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1.[2024江苏]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D)

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地主收入依靠家庭副业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解析依据潘允端的日记记载可知,当时农业生产中存在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田庄产品不局限于自给自足,这说明当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故D项正确。潘允端的日记中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说明当时农业生产中存在雇佣关系,但据此并不能推出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的结论,解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性,没有涉及地主的剥削程度,解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地主收入来源,解除C项。

2.[2024海南,9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的比例

公元

年头

世界人口

中国人口

估计数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

最高估计数

最低估计数

1

3.27亿

1.70亿

0.60亿

18.35%—35.29%

700

2.07亿

0.58亿

27.05%

1100

3.20亿

3.01亿

1.00亿

31.25%—33.22%

1400

3.74亿

3.50亿

0.75亿

20.05%—21.43%

1600

5.79亿

5.45亿

2.00亿

34.54%—36.70%

1700

6.79亿

6.10亿

1.50亿

22.09%—24.59%

1800

11.24亿

8.14亿

3.40亿

30.25%—41.77%

——摘编自葛剑雄《疆域与人口》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中国人口在1400—1800年增长的经济因素。(9分)

解析第(2)问,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400—1800年”中国处于明清时期,经济因素从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耕地面积、农作物品种、赋税制度变革、人身依附关系变更、经济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2)因素:①生产工具的进步,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2分)②垦荒与耕地面积的扩大;(2分)③外来农作物的传入和广泛种植;(2分)④出现赋税政策变革,人身依附关系松动等词意给2分;⑤仅出现经济发展等词意给1分。

命题点2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3.[2024北京]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C)

小说和诗词曲赋丛编《万锦情林》封面局部

A.起先出现雕版印刷技术

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

解析明代刻本书籍的作者将自己刊刻于书中,带有广告效应,说明当时的文化产品商业化程度加深,C项正确;唐代就出现了雕版印刷,A项错误;材料内容与戏曲艺术无关,而且元杂剧出现就意味着戏曲艺术走向成熟,B项错误;通过材料无法推断当时士人的思想状况,D项错误。

4.[2024全国卷乙]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D)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旺盛

解析明后期,随着江南地区市镇经济的旺盛,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更,“好名喜夸”之风盛行,D项正确;“颠覆”表述过于确定,解除A项;宋代已经出现世俗化审美趣味,解除B项;明后期照旧是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解除C项。

5.[2024河北]明朝重新疏通大运输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输河航运(D)

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

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

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解析据材料“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可知,明朝大运输河航运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故D项正确。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故A项解除。B项缺乏材料依据,解除。明朝大运输河航运与“海禁”政策出台并不构成因果关系,故C项解除。

6.[2024江苏]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状况表明(A)

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

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

D.财宝增加助长奢侈之风

解析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7****01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