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docx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NUMPAGES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少年中国说》节选文段。

2.理解文段中使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分析并概括文段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段内容。

2.学会欣赏并评价文段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激励中国年轻人发愤图强、振兴中华的一篇演讲。本节选的文段,以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期望和祝福。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文段中的修辞手法和主题思想有一定的认识。但针对文段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深层次的含义,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段。

2.理解文段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分析并概括文段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1.解读文段中一些生僻词汇和深层次的含义。

2.欣赏并评价文段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

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投影仪。

3.教学PPT。

学具

1.课文文本。

2.笔记本。

3.彩色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梁启超的照片,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梁启超及其作品《少年中国说》。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朗读文段,注意生字的正确发音和句子的停顿,对文段有个大致的理解。

合作探讨

1.引导学生分析文段中使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概括文段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教师讲解

1.对文段中一些生僻词汇和深层次的含义进行解读。

2.赏析文段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课堂练习

让学生运用文段中的修辞手法,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口头作文练习。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1.《少年中国说》节选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3.主题思想:少年中国,崛起!

作业设计

1.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段。

2.运用文段中的修辞手法,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写一段话。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段,理解文段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并概括文段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但在解读文段中一些生僻词汇和深层次的含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引导和解读。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在《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中,梁启超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排比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对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突出其中一个事物的特点。在文章中,梁启超使用了多个比喻来描绘少年中国的形象。例如,他将少年中国比作“红日初升”,形象地表达了少年中国的蓬勃发展和光明前景。又如,他将少年中国比作“河流之大”,强调了少年中国的强大潜力和广阔前景。这些比喻的运用,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同类事物进行并列,来强调其重要性或突出其特点。在文章中,梁启超使用了多个排比结构,来强调少年中国的各种优点和特点。例如,“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通过将少年的智慧、财富和力量进行并列,强调了少年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又如,“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保守则国保守,少年开拓则国开拓”,通过将少年的进步、保守和开拓进行并列,强调了少年对于国家进步的推动作用。这些排比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气更加坚定有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对比喻和排比手法的详细解读,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比喻和排比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化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可以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比喻和排比手法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尝试自己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进行写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比喻和排比手法的运用不仅仅局限于文章写作中,它们也是日常交流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文档评论(0)

188****67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