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传统文化 第14课《元宵节的由来》教案 新教版(汉语).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 传统文化 第14课《元宵节的由来》教案 新教版(汉语).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上册传统文化第14课《元宵节的由来》教案新教版(汉语)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传统文化第14课《元宵节的由来》教案新教版(汉语)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元宵节的由来》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

3.授课时间:第14课

4.教学时数:45分钟

教学内容:

1.了解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及文化内涵。

2.学习有关元宵节的诗词、故事等文学作品。

3.掌握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和民间活动。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传统节日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元宵节的起源和发展:讲解元宵节起源于汉代,原为上元节,后逐渐演变为元宵节。介绍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如祈求团圆、丰收等。

3.学习文学作品:

a.诗词:学习《青玉案·元夕》等描绘元宵节景象的诗词,理解其中的意象和情感。

b.故事:讲述《唐明皇游月宫》、《辛弃疾元宵夜战》等与元宵节相关的故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探讨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和民间活动: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家乡的元宵节习俗,如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了解各地不同的民间活动。

5.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猜灯谜游戏,增强课堂趣味性,同时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课后作业:

1.搜集更多有关元宵节的诗词、故事,与同学分享。

2.家长协助,了解并实践一项元宵节传统习俗。

教学评价: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元宵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对元宵节相关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情况。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以《元宵节的由来》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文化认同:通过了解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有关元宵节的诗词、故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3.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元宵节习俗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寓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

4.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描绘元宵节景象的诗词、故事,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5.社会交往与沟通:通过讨论家乡元宵节习俗,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6.价值观念与人文素养:感悟元宵节所蕴含的团圆、和谐等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元宵节的起源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详细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与寓意,强调其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举例:《汉书·礼仪志》中关于元宵节的记载,以及历代皇帝对元宵节的重视,展现元宵节的历史地位。

b.诗词与故事的鉴赏:分析《青玉案·元夕》等诗词及《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举例:通过对诗词中意象、情感的分析,让学生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元宵节的热闹氛围。

c.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与民间活动:介绍各地元宵节习俗,如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强调民俗文化的传承。

-举例: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地区的花灯特色,让学生了解丰富的民间活动。

2.教学难点

a.诗词的理解与鉴赏:对于古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需要通过逐句解析、情境创设等方法突破。

-举例:针对《青玉案·元夕》中的难句、生僻字词,进行详细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

b.民俗活动的地域差异: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元宵节习俗差异较大,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掌握。

-举例:通过小组合作、资料搜集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某一地区的元宵节习俗,培养探究精神。

c.文化寓意的把握:元宵节背后的文化寓意丰富,学生需要理解其中的团圆、和谐等价值观念。

-举例:通过讲解元宵节的历史背景,让学生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人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强调,确保学生掌握;对于难点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针对元宵节的起源、发展、文化内涵等重点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结合课本内容,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针对元宵节诗词、故事等文学作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以小组为单位,对诗词、故事进行分析、解读,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3)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猜灯谜等元宵节民间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设

文档评论(0)

158****92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