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气旋和反气旋.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带气旋和反气旋

4.2温带气旋和反气旋

????本节主要讨论天气尺度的温带气旋和反气旋,关于高空大型暖性高压、冷性低压及热带气旋、副热带高压等,则在其他章节中讨论。4.2.1概述

????气旋是同一高度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的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其旋转方向为顺时针。从气压场的角度看,气旋又是低气压,因而又称为“低压”。反之,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大尺度涡旋叫反气旋。

????气旋、反气旋的强度一般用其中心气压值来表示。气旋中心气压越低,气旋越强,反之越弱;反气旋中心气压越高,反气旋越强。

????地面气旋的中心气压值一般在970~1010hPa之间。地面反气旋气压一般在1020~1030hPa之间。就平均情况而言,温带气旋与反气旋的强度随季节有所变化,一般冬季比夏季强。海上温带气旋比陆地强,反气旋则陆地比海上强,这与海陆的热力作用不同有关。

????1.气旋、反气旋的分类

????(1)气旋

????根据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可分为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两大类;按其热力结构可分为锋面气旋和无锋面气旋。气旋中有锋面的气旋叫锋面气旋,锋面气旋的温压场是不对称的,移动性大,而且是带来云和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本节讨论的重点所在。无锋面气旋又可分为两类①热带气旋: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当其中风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称为台风或飓风;②局地性气旋:由于地形作用或下垫面加热作用而产生的地形低压或热低压,这类气旋基本上不移动,一般不会带来云雨天气。

????(2)反气旋

????根据其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分为极地反气旋、温带反气旋和副热带反气旋;按其热力结构可分为冷性反气旋和暖性反气旋。

????活动于中高纬度大陆近地面层的反气旋多属冷性反气旋,习惯上又称冷高压。冬半年强大的冷高压南下,可造成24小时内降温超过10℃

????出现在副热带地区的副热带高压多属暖性反气旋。副热带高压较少移动,但有季节性的南北位移和中、短期的东西进退。

????2.温带气旋的源地

????气旋源地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温带地区。如果以在一定面积中气旋生成的频数来统计,可以发现气旋发生频数在水平空间上有明显的极大值与极小值分布,如图4.15给出了1月和7月北半球地面气旋频率及主要路径的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北半球气旋源地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

????(1)1月和7月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有两个气旋最大频率中心,这就是半永久的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所在地。亚洲、北美大陆北部及沿海的气旋分别向这两个频率中心移动。比较图中1月与7月的情况可以看到冬季气旋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夏季,同时东亚气旋路径夏季比冬季偏北。

????(2)气旋的源地分布基本上与纬圈平行,呈东西向,在洋面上,特别在太平洋上,纬圈向的气旋源地尤其明显。

????(3)巨大山地的背风坡一侧及其以东地区。北美的落基山、阿巴拉契亚山,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亚洲青藏高原的东面,都是气旋主要的发生地。

????初始小扰动一旦发生,暖空气稍稍上升到冷空气上面,波峰附近的气压就开始下降。在初始扰动发生以后,气压分布有利于在波峰附近形成一个气旋环流。这种环流的一个重要特点(如图4.17c),是在波峰后面有一个从冷空气吹向暖空气的分量,而在波峰前面有一个从暖空气吹向冷空气的分量。冷锋向前行进和暖锋向东撤退,使整个锋面波大致沿着摩擦层以上的暖区气流方向前进。随着初始扰动的振幅逐渐增大,同时气旋中心的气压不断降低,周围的环流增强。而且可以看到冷锋一般比暖锋移动得更快。最后冷锋追上暖锋,暖空气完全从地面抬升到高空。这种过程称为“锢囚”,所形成的锋称为锢囚锋(如图4.17d)。在锢囚锋的两边,冷气团性质可以有所不同。气旋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时(如图4.17e),冷锋追上暖锋的地方(即锢囚锋)离气旋中心越来越远,锢囚的范围扩大,气旋的范围也变大,并转变成对流层下部的一个大冷涡,但暖空气仍然在其上空。最后气旋大体上成为一个正压涡旋,这时它丧失了锋的特性,并且由于摩擦作用,气旋逐渐消散,整个过程完结。

????这个概念模型的一个基本特点,在于它说明在气旋发生发展过程中能量的转换问题。在锢囚过程期间,最初范围很大的暖空气区域逐渐减小范围,并被入侵的冷空气所替代。在气旋中心附近,整个大气的中心是降低了,所以位能减小,但同时气旋系统的动能却增加了。J.Bjerknes和Solberg认为这种能量转换作用适合于气旋发生的过程。他们说,只有存在一定的气团温度对比(锋面)的条件下,气旋的动能才能增加,在气旋变成完全锢囚的最后阶段,气旋不再发展,这被认为是由于气旋中心附近气团温度对比已经减弱,没有了有效位能的缘故。在这个阶段所有的暖空气都已经被抬升上去了,冷空气下

文档评论(0)

138****2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施工员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6月09日上传了施工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