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发展的趋势.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校德育发展的趋势

学校德育发展的趋势

以往提到师生关系,往往便会想起“师道尊严”、“一

日为师、终身为父”等言辞,学生对老师只有敬畏。未来世

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

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

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

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

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

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

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一、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

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

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

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

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

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

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

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

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

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

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

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

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

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很显然,传统教育

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

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

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

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

“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

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

习的过程和结果。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

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

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

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

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

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

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

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

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

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

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

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

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

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

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

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

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

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

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

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

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

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

人格转变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

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

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

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

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

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单纯

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分低

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

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

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漠视灵魂

的塑造,这个民族肯定没有希望。学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

年人格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少年人格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

21世纪中国走向何方。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

文档评论(0)

151****24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