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工艺教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酵工程

一、概述

二、重要菌种与制曲

三、发酵机制

四、发酵工艺

五、营养功能

六、酱油的食用与保留

七、展望

概述

酱油的定义:

酱油是用豆、小麦、麸皮酿造的液体

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增进食欲。

除了酿造的酱油外,尚有一种化学酱油。那是用盐酸分解大豆里的蛋白质,变成单个的氨基酸,再用碱中和,加些红糖做为着色剂,就制成了化学酱油。这样的酱油,味道同样鲜美。不过它的营养价值远不如酿造酱油。

此外,酱油是烹饪中的一种亚洲特色的调味料,普遍使用大豆为重要原料,加入水,食盐通过制曲和发酵,再在多种微生物繁殖分泌的多种酶的作用下,

酿造出来的一种液体。

酿造酱油

有机香菇酱油

酱油发展史:

酱油是从豆酱演变和发展而成的。

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酱油”名称是在宋朝,林洪著《山家清供》中有“韭叶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的记述。此外,古代酱油尚有其他名称,如清酱、豆酱清、酱汁、酱料、豉油、豉汁、淋油、柚油、晒油、座油、伏油、秋油、母油、套油、双套油等。

公元755年后,酱油生产技术随鉴真大师传至日本。后又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

古代酱油店

现代酱油超市

酱油的分类:

酿造酱油:用大豆或脱脂大豆、用小麦或麸皮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酱油。

配制酱油: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只要在生产中使用了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酿造的酱油

配制的酱油

酿造措施:

酿造法:以大豆、脱脂大豆、黑豆小麦、米等谷类,经蒸煮或以其他措施处理并经培养曲菌制成之“酱油曲”,或在此加入蒸熟米或蒸熟米以曲菌糖化,并注入食盐水,或加生酱油、酱油醪使其发酵、熟成者。

速酿法:植物性蛋白以酸分解或酵素水解处理所得之氨基酸液经添加酱油醪、生酱油等再发酵熟成者。

混合法:在前二种措施中添加酸分解法(及)酵素水解所得者。酱油,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增进食欲。是中国的老式调味品。

重要菌种与制曲:

1、重要菌种:米曲霉

2、种曲制备

(1)种曲制备工艺流程。

原料→粉碎→润水→蒸料→冷却→接种→通风培养→成曲

(2)制曲操作要点。

a、原料处理

b、通风制曲

酱油酿造的原料:

蛋白质原料

老式的酱油酿造常选用大豆为蛋白原料。而现今重要以脱脂大豆为蛋白原料。

淀粉质原料

老式的酱油生产都一面粉和小麦为淀粉质原料,而当今改用麸皮和小麦为淀粉质原料,有时还用米糠、啐米、玉米、甘薯渣等为淀粉质原料。

食盐和水

酱油的原料处理:

重要分为3步:

①饼粕加水及润水:加水量以蒸熟后曲料水分到达47—50%为原则。

②混和:饼粕润水后,与轧碎小麦及麸皮充足混和均匀。

③蒸煮:用旋转式蒸锅加压(0.2MPa)蒸料,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淀粉蒸熟糊化,并杀灭附着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制曲的环节:

①冷却接种:熟料迅速冷却至45℃,接入米曲霉菌种经纯粹扩大培养后的种曲0.3—0.4%,充足拌匀。

②厚层通风制曲:接种后的曲料送入曲室曲池内。先间歇通风,后持续通风。制曲温度在孢子发芽阶段控制在30—32℃,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在最高不超过35℃。这期间要进行翻曲及铲曲。孢子着生初期,产酶最为旺盛,品温以控制在30—32℃为宜。

制曲的目的:使米曲霉在曲料上充足生长发育,并大量产生和积蓄所需要的酶,如蛋白酶、肽酶、淀粉酶、谷氨酰胺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在发酵过程中味的形成是运用这些酶的作用。

酱油的发酵机制

以大豆、脱脂大豆、黑豆小麦、米等谷类,经蒸煮或以其他措施处理并经培养曲菌制成之“酱油曲”,或在此加入蒸熟米或蒸熟米以曲菌糖化,并注入食盐水,或加生酱油、酱油醪使其发酵、熟成者。即将大豆蒸熟,拌和面粉,接种上一种米曲霉,让它发酵生毛。通过日晒夜露,原料里的蛋白质和淀粉分解,就变化成酱油。酱油是好几种氨基酸、糖类、芳香酯和食盐的水溶液。它的颜色也很好看,能增进食欲。普遍使用大豆为重要原料,加入水,食盐通过制曲和发酵,再在多种微生物繁殖分泌的多种酶的作用下,酿造出来的一种液体。

发酵工艺

酿造酱油:

大豆→粉碎→麸皮混合→润水→蒸煮→冷却→接种→通风培养→成曲→制醅(加入食盐水)→入发酵容器→保温发酵→酱醅成熟→浸泡→过滤(并淋油)→生酱油→加热→配制→成品酱油

酿造酱油的过程

配制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