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故都的秋》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目标:
1.品读探究,感受作品的语言之美。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2.通过分析文中景物描写,学习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感受秋景中渗透的“雅趣”之美。
3.感悟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眷恋之情以及悲凉、伤感之音。
4.激发对自然的珍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古典诗词导入,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人,他们眼中的秋景也不同,因为他们的情感有别。的确如此,“一片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回顾所学的关于秋的诗句,古人的悲秋情结,引入《故都的秋》哎呀!这秋天啊,大概是容易使人感伤的季节。你看啊,那簌簌飘零的落叶,那正在凋零的花儿,那日渐枯黄的小草,与这个大地啊愈来愈接近的颜色。这个时候,人的情绪便日渐敏感起来,情不自禁地将秋天的景色与风物,与自己的心境啊对应起来,我们的内心便会自然而然地涌起,某一段时光、某一个地方的怀念。著名作家郁达夫,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秋天里,用他深沉的笔触为我们写下了散文名篇《故都的秋》。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散文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PPT3)
三、美读
三分文章七分读,《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佳作。《故都的秋》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精美。作为一篇美文,值得我们反复诵读。
教师范读
学生朗读
学生展示朗读
读,故都清秋之情;品,文章的写景艺术;悟,作者的人生心境情感;写,自己的眼中秋景。
二、文本解读:
自由诵读课文,思考问题:
1.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有着什么特点?
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文眼)
2.作者对故都的秋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作者感情:热爱眷恋向往
明确: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四、意读
1、标题为《故都的秋》,从标题看,中心词应该是哪个字?跳读课文,找出写秋的段落明确:课文分四个部分:(板书)
(1—2)思秋(总)
(3—11)绘秋(分)
(12)议秋(分)
(13—14)恋秋(总)
2、(阅读3——10段)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故都的秋景?
(明确:3段牵牛花,4段槐树,5段秋蝉,6—10段秋雨,11段果树。)
五、品读
(一)作者对这些秋景进行了怎样具体的描绘?
1、观秋色
师:现在大家说说你找到了哪些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
明确: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师: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师:我们知道,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落寞。(明确:冷清、落寞)
师: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透出的是落寞悲凉的心情。)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2、听秋声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鸽飞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
师:写这么多声音,是不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呢?为什么?
(明确:作者是以动(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
师:让我们集中听听作者笔下秋蝉的鸣叫,看看会引起怎样的感受?
师: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
3、品秋味
师: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处在这样目之所见都是破屋、驯鸽、牵牛花的蓝朵等这样的冷色彩与景物、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三)作者是怀着怎么样的情感来描绘故都的秋景的?(原文回答)
归纳: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秋天,不同的人笔下也会有不同的秋天。在“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日里我们看到了的壮丽;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秋风中,我们觉察到了秋的悲凉;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秋雨里,我们听到了秋的凄苦……不同的人的笔下,也会从不同的角度描绘秋天,有绘声的、有绘色的、有绘形的,那么郁达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秋的?在郁达夫眼里,秋天有什么特点,特别之处呢?(齐读第一段)
明确:秋味。清、静、悲凉。
(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docx
- 四川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写作.docx
- 《哦,香雪》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江苏省部分市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docx
-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写作.docx
-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I.docx
-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docx
-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默写.docx
-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陈情表》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项脊轩志》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蜀道难》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docx
- 高考语文复习:词语赏析比较 课件.pptx
-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高学历人才到基层任职——人才价值的多元考量”审题立意及范文.docx
- 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青年 创新 未来:新质生产力下的个人与社会”审题立意及范文.docx
- 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谈合作共享与共赢的力量”审题立意指导及范文.docx
- 高二下学期“积小胜为大胜:小目标铺就成功路”审题立意及范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