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训的变迁看中国教育的变迁.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校训的变迁看中国教育的变迁

[摘要]校训是反映中国教育的一面很好的镜子。校训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逐

步完备,其自身历史脉络的演变,反映了中国传统教育转型为现代教育的历程。校训

句式和词语组合等形式的开展和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由重传统文化到重政治口号再

到重教育自身规律的转换过程。校训内容从以往的注重道德修养的伦理性内容到加大

“智力型〞、“实验型〞等知识性内容比重再到注重弘扬现代教育理念,都反映了中

国教育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轨的历程。[关键词]校训;中国教育;变迁蕴涵传

统文化和表达时代精神的校训在其百年开展中变化较大,它的变化暗合了中国教育的

变迁,折射了中国教育由传统走向近代进而步入现代的光辉历程。本文着重从校训的

历史脉络、形式、内容三方面的变化反映中国教育的变迁。一、校训的历史脉络折射

中国教育的变迁“校训〞二字不像“家训〞、“庭训〞,在我国古籍中已独立成词。

古籍中虽有“校训〞二字,但并非词组“校训〞本身,一经句读,即可看出“校〞和

“训〞是各自成义的,且“训〞多为动词。如?全唐文?提到:“……五校训齐……〞,

意为五组军队训练整体;?明史?卷十中说道:“其学校训导未教生徒〞,意为学校就

是来教育、训导那些未受过教育的学生。我国古代虽没有独立的“校训〞词组,但却

存在校训的精神内核。?大学?“三纲领八条目〞、?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南宋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揭示?和岳麓书院“忠孝廉节〞等,虽说并非我们所指的

校训,但内容和形式却为校训的产生奠定了根底,是校训效法的样板和取材的“总

库〞。本文校训特指现代意义的校训。校训作为中国学校教育的手段之一,是中国近

代教育开展的必然结果。校训伴随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而出现,而近代教育那么是在

西方文化的硬性渗透下被动走上缓慢的开展道路。教会大学作为西方文化渗透的桥梁

和中介,是中国高等教育在近代化过程中模仿和学习西方大学的外乡原型。随着教会

大学的逐步建立,校训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也相应出现。上海圣约翰大学首先把

校训引入中国,如徐以骅所说:“圣约翰在教育制度上系统地模仿西方学校……有的

在中国尚属首次。其他如毕业典礼、校歌、校旗、校色〔蓝与黑〕、校训〔光和真

理〕,也是西方的舶来品。所有这些自本世纪以来在一所中国学校也是习以为常的,

然而当它们被圣约翰等教会学校引进时,却开风气之先。〞[1]1905年,上海圣约翰

书院在美国哥伦比亚注册时正式更名为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更名的同时,也明确了

“LightTruth〞(“光与真理〞)为该校校训,但它以英文形式出现。校训以中文形式

出现那么是在甲午战后,从日本引进了“日语的回归汉字借词〞[2]——“校训〞:

“日本用音读汉字构成新词,表达日本自己创造的概念,如校训,来自日本‘校’,

音kkun〞[3]。“校训〞一词的引入使得教会大学英文校训实体有了明确的中文称谓

——“校训〞。此后,校训成为学校教育制度而为我国近代新式学校所普遍采用和接

纳。李瑞清主持两江优级师范学堂,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赵天麟任北

洋大学校长,制定“实事求是〞的校训: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作讲演提到的“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后来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校训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作为学校的

一种标志而被提升为学校制度。校训的产生标志着中国传统教育开始向现代教育迈进,

是西方新式学校体制被我国接纳、采用和完善的表现。校训自产生后就不断开展变化

着,它的流变反映了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校训开展变化呈现出建国前传

统文化为主体、建国后政治鼓励为主流、改革开放后多元理念为主导的流变趋势。传

统文化是构建校训并使之更具文化魅力的摇篮。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表达在校训的方

方面面,如校训的内容反映我国传统的“德性〞文化,强调道德养成,大多项选择用

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词语,且大多引经据典,源出古语;校训的形式那么采用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单字、格言警句式等短语形式,还采用对偶、押韵等二字、四字或

多字句式。建国前的校训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传统文化的反映。传统文化在该时

期的主体地位固假设金汤,对校训的浸润也是其它因素无法比拟的,尤其表现为表达

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一言校训。该时期著名的校训有:北京市26中前身北京汇文中学

校训“智、仁、勇〞、北师大附中前身国立北京高师附中校训“诚、爱、勤、勇〞、

张謇师范附小新校校训“爱国爱群、爱亲爱己〞、金陵大学校训“诚、真、勤、仁〞、

暨南大学校训“忠、信、笃、敬〞等。看中国教育的变迁建国后,我国进入建设社会

主义的新时期,需要集中各方面

文档评论(0)

135****35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