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群体心理对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分析.pdfVIP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对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对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正式进入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公众加入互联网大

军中,在网络上关注社会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并自由地发表着自己的评论,由此

形成了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理论是研究大众心理的社会化

问题的著名理论。文章从“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的相关理论和核心特征出发,分析

其对网络舆情的演化影响,为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提供意见指导。

标签: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对社会问题呈现出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

论的网络表现形式,是公众通过互联网对现实社会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具有一

定倾向性和较强影响力的言论和观点[1]。随着舆情数据信息的不断增多,这些

庞大的数据量对网络舆情的分析与应对,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网络舆情是一个

复杂多变的系统,众多学科的专家学者致力从不同的角度对舆情的各个环节进行

研究分析。

当前,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网络舆情越来越广泛。德国社会学家、传播学家

伊丽白诺埃尔·—诺伊曼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沉默的螺

旋”假说[2],被应用到改善媒体环境的研究上。1939年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

温提出了“群体动力学”的理论[3],被应用到舆情的动力研究上。法国社会心理学

家古斯塔夫勒庞·提出的“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理论[4]是研究社会化问题中大众心

理的著名理论。本文从“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的相关理论和核心特征出发,分析其

对网络舆情的演化影响,为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提供参考。

一、“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理论

(一)相关概念

1.群体

勒庞从心理学角度认为: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

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完全不同于群体中的个体所具备的特点。这些人

的观念与想法趋于一致,他们自觉的个性逐渐消失,形成了一种群体心理[5]。

为了以示区别,勒庞在书中将这种具有一定特征的群体称为组织化的群体。组织

化的群体并不一定非得是由较多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聚集在某个地方组成

的,尤其是在这个网络非常发达的时代,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使得地球成了一个“地

球村”。人们可以“宅”在家里,做实实在在的宅男宅女,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视、

电脑等多种媒体获得信息。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勒庞当时认为的“群体的时代”

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在某些特殊的人为或者非人为的条件下,许多在时间或空

间上相对孤立的个体也能获得相同的群体特征。

群体因为组成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同质群体和异质群体。同质群体是

由有着同样的身份、派系或者相同信仰的一群人组成的,比如我们常说的佛教信

徒、学生等群体。而异质群体是由各种身份、各种智力水平和各种特点等诸多不

一样的因素组成,比如,国外的议会、游街示众者组成的队伍等。

2.群体的低智

群体共有的一般品质导致他们无法完成高水平的工作,群体中累加在一起的

往往是愚蠢而非天生的智慧,来自不同行业的专家并不比一群傻瓜所做出来的决

定更高明,因为他们只能用每个普通人与生俱来的一般能力来处理手头的工作

[6]。群体在没有受到外界“导火索”的刺激或者爆发某种事件时,其中的个体还能

保持自发性行为。一旦受到外界的某种刺激后,群体就开始慢慢形成。群体从刚

开始形成时并不一定会具备某个特定的群体特征,只有在不断地交流中,群体中

的个体间相互影响,群体才会出现与其中个体截然不同的情感、看法以及行为方

式。群体在交流活动中,个人情感的相互感染,他人的情绪在交流中引发自己身

上同样的情绪,而这个行为又会在交流反馈中作用到那个人本身,加剧其情绪的

程度。2017年4月20日的“豪车拖狗”事件本来是车主对狗的爱心救助,但却因

为一张不全面的照片闹得沸沸扬扬,网民们纷纷谴责车主,还对车主采取了人肉

和电话骚扰等无礼举动,对车主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和伤害。类似这样的事

件在网络上不乏其多,把群体的“低智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群体有一种不可战勝

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得群体中每个人都受其本能的支配,只能凭借本能去判断是

非,甘愿为了集体而牺牲个人利益。

3.声望与成功

利用断言、重复和传染进行普及的观念会因环境而获得巨大的威力,这时它

们就会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即所谓的声望。没有任何一种政治团体能没有声望

还存在于现实社会,他们对公众的控制来源于一种强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来

自于声望。公众对于声望,要么是发

文档评论(0)

151****66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