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原理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化原理第一節城市化(urbanization)定義一、城市化的不同解釋在各種各樣城市化的定義中一種較為主要的提法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過程即為城市化。因為這一定義包含了人口集中或遷移過程中社會、人口、空間、經濟轉換等多方面的內容,加以可以採用比較簡單易行、有一定可比性的指標,所以被人口學、地理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界普遍接受。城市化除了包括人口轉換和集中的過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過程,各個學科給予了不同的解釋:1、人類學研究城市以社會規範為中心,城市化意味著人類生活方式的轉變過程,即鄉村生活方式轉化為城市生活方式。2、經濟學認為城市是人類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中心,城市化是指不同等級地區的經濟結構轉換過程,即農業活動向非農業活動的轉換,特別重視生產要素流動,即資本流,勞力流在城市化過程中的作用。同時注重世界經濟體系內一國一地區的城市化問題。3、地理學主要研究地域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係,非常注重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地域上的分佈狀況,其研究具有綜合性。綜合上述,城市化這一詞有4個含義:a.是城市對農村影響的傳播過程;b.是全社會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過程;c.是人口集中的過程,包括集中點的增加和每個集中點的擴大;d.是城市人口占全社會人口比例提高的過程;美國學者弗裏德曼將城市化過程分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城市化Ⅰ包括人口和非農業活動在規模不同的城市環境中的地域集中過程,非城市型景觀轉化為城市型景觀;是可見的物化了的或實體性的過程。城市化Ⅱ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在農村的地域擴散過程;是抽象的、精神上的過程。二、城市化地域空間過程的類型第一種是正統的城市化類型:既有人口和非農業活動的地域集中,城市景觀的地域推進,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擴散,它們之間協調發展。第二種是只有人口和非農業活動的地域集中,城市景觀的地域推進,沒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擴散,也就是說可能在城市中居住著大批沒有城市化的人,稱之為假城市化。第三種是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擴散,而沒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農業活動的地域集中。也稱為逆城市化。第三種情形可以分為兩種情形:①厭惡城市環境,追求較寬裕的活動空間,新鮮空氣;②由於交通資訊發達,人口和工業、商業事務等活動紛紛遷往郊區,出現了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在我國經濟發達農村,目前的情形是鄉村城鎮化,大批農業剩餘勞動力開始轉向非農業活動;生活方式也已開始向城市型轉化,其中相當一部分人逐漸向農村中的小城鎮集聚,加速農村原有小城鎮發展,形成許多新的小城鎮。三、城市化含義的三個爭論問題(1)城市化究竟表示一種結果?還是一種過程?還是兩者兼而有之?(2)城市內部從一般地域向更繁華地域的轉化,算不算城市化?(3)城市化究竟始於何時?第二節城市化的機制一、城市興起和成長的一般前提城市是人類第一次社會勞動大分工,即農業和手工業分離後的產物,這意味著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是城市興起和成長的前期,而這一前提可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前提:第一產業生產力是否有餘力;第二前提:農業提供有勞動能力的剩餘人口,即隨農業生產力提高而造成的農業剩餘勞動力;二、經濟增長與城市化城市化的動力結構是探討城市化機制的核心課題。關於這一課題,各學科的專家也有各自不同的觀點:經濟學人士認為,城市化的原動力就是資本的積累和迴圈,整個城市化過程就是資本擴大再生產過程在城市地域上的體現。社會學人士認為,城市化的動力除了經濟原因外,人類精神、個性解放、政治狀態等非經濟原因也是城市化的動力。城市地理學在分析城市化動力時,首先注意問題的空間性,從地域秩序入手。現在轉向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探討城市化的動力機制,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1、工業化與城市化近代城市化始於工業革命,按照韋伯的觀點,城市化是由工業化所產生的勞動力分工在空間上的反映。斯科特則從勞動過程的角度探討了相關問題,提出了豎向結合和豎向分離的企業發展過程。50年代以來,城市發展對工業發展的依賴程度在發達國家不斷減輕,但從世界範圍看,工業對於城市發展的主導地位依然存在,工業化仍然是城市化的基本動力。2、第三產業與城市化

文档评论(0)

爱遛弯的张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