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3节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和液化
1.冬天用嘴向手呵气,可使手瞬时变暖,这是______现象,它需要______热;而用嘴向手吹气,则使手一阵凉爽,这是______现象。
2.如图所示,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观察到塑料袋鼓起来了,这是由于酒精(选填“吸热”“放热”)发生(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把袋子从热水中拿出来,会立刻瘪下去,因为袋内(选填“空气”“酒精蒸气”)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
二、沸腾
3.液体沸腾的特点:液体沸腾时,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温度______(选填“保持不变”或“一直升高”)。这个温度叫做该液体的______。
4.当温度达到100℃时,()
A.所有液体都沸腾 B.水一定沸腾
C.水可以沸腾,也可能不沸腾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妈妈在蒸馒头时,水烧开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B.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C.无论是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降低水温,减慢馒头的变熟速度,使馒头更美味
6.小刚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存在的错误是。
(2)调整实验器材后,小刚继续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判断烧杯中水沸腾的依据是量为(选填序号)。
A.水中有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B.温度计的示数已经达到了100℃
C.温度计的示数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D.温度计的示数不变后还需要继续加热
(3)待水温上升至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将记录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三、蒸发
7.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内部)进行的一种汽化现象,蒸发可以在______(一定/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过程是(吸热/放热)的,液体蒸发时温度,说明它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液体蒸发有作用。
8.小明在卫生间洗手后,用热风烘干机吹手,如图所示。感觉到烘干机吹出的风由凉风逐渐变成暖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烘干机吹手时,热风让手上的水沸腾而变干
B.手上有水时感觉到烘干机吹出的风是凉的,是因为水蒸发吸热
C.用烘干机吹手时,只是让液面上方的空气流速变大而加快了蒸发
D.手感觉到烘干机吹出的风由凉风逐渐变成暖风,主要是因为电热丝发热慢
四、液化
9.深冬早晨同学们在学校教室里学习时,某同学观察到教室窗户玻璃内侧出现许多水珠的现象。“玻璃内侧出现许多水珠”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汽化
10.如图甲所示为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两侧的“热棒”,图乙是“热棒”的内部示意图。工作时,上端的氨气通过散热片将热传给空气(汽化/液化)而重新回到下端;下端的液态氨(吸收/放出)冻土层的热量,使其常年保持冷冻状态。
11.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此过程(选填“吸热”、“放热”、“不吸放热”);在冰箱外冷凝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此过程(选填“吸热”、“放热”、“不吸放热”)。
12.小瑄利用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水,水的内能不断(选填“减小”或“增大”)直至水沸腾,她撤掉酒精灯,发现烧瓶中的水会停止沸腾,这说明水的沸腾需要(选填“吸收”、“放出”)热量。她用胶皮塞塞紧烧瓶口,如图所示,将烧瓶倒置并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她观察到水重新沸腾。这是因为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导致瓶内气压(选填“增大”或“减小”),水的沸点(选填“升高”或“降低”)。
13.小明帮妈妈煮饺子时发现,水沸腾时,用铁勺从锅中盛出一部分水,勺中的水就不再沸腾了(如图甲);再将这勺水放入锅中时(注意,不是倒入),虽然锅里的水依旧沸腾着,勺子里的水却不会沸腾(如图乙)。关于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锅边的“白气”是水汽化所形成的
B.乙图中,适当调大火力可以使勺子里的水沸腾
C.乙图中勺子里的水虽没有沸腾但温度可达沸点
D.乙图中,锅中的水沸腾时水的温度持续升高
14.夏天,将冰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3测量:长度与时间(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2024).pptx
- 1.3像科学家那样探究(教学课件)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pptx
- 1.3噪声及其控制(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pptx
- 1.4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2024).pptx
-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pptx
- 1.4 速度的测量(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
- 1.4 速度的测量(分层作业)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
- 2.1 光的色彩(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pptx
- 2.1 认识自己(教学课件)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pptx
-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
- 3.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pptx
- 3.3.2 板块构造学说 火山与地震 课件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pptx
- 3.4 光的色散(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2024).pptx
- 3.4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
- 3.4 升华和凝华(分层作业)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
- 3.4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
- 3.4 透镜的应用(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pptx
- 3.4升华和凝华(教学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pptx
- 3.5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pptx
- 4.1 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