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考衔接之文言文《赤壁赋》
文言文和现代文虽然都是用汉语写成,但却是两种迥然不同的语言形式。如果以今律古,望文生义的去理解古文,往往会错误百出。
学习文言文的最难处和最大障碍是文言实词的积累。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且数量有限,再加上其在流传演变过程中改变和增加了一些其它的含义,这就导致每个汉字几乎都有多个义项。古汉语中的有些义项和现代汉语是大相径庭的,而有些义项在现代汉语已不再使用。
这就需要学生识记大量的一词多义,但这一过程又是枯燥的、繁琐的,常常让学生晕头转向,不胜其烦。
如何让这一过程变得有趣和简单呢?
我们要想方设法的尽可能找到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讲解方式,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提升记忆效率,一石二鸟。
我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摸索出一些颇为实用且深受学生喜欢的方法,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识本义,知引申。
每个汉字虽有很多义项,但在造字之初,它应该只有一种含义。我们要找出该字最初的形态,了解它的本义。
目前可以辨识的最古老的汉字就是甲骨文了,那我们就追本溯源,找到它的甲骨文形态(没有甲骨文的,找到其金文或小篆字形)识其本义。经考古发掘和后人研究,甲骨文单字有4000多个,已辨识的有1000多个。
甲骨文以象形和会意为主,很多字观其形便能识其字、懂其意。我们把某个字的甲骨文展现给学生,讲解它的本义,然后再配上一些图片或视频,这样会极大的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识其本义之后,再讲引申义便水到渠成,易懂易记了,因为其引申义和本义密切相关。每个汉字都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本义是其根本,引申义是其枝叶。
当然,有一些字在流传过程中被虚化或被借用,其本义便不再使用,而是被另造的与之相关的字所代替。特殊情况特殊记忆,这样相对就容易多了。
第二,引教材,联高考。
识记是运用的基础,运用是识记的巩固。而教材中的30篇文言文就是文言运用的“顶级实验场”,我们要把教材中运用到某个重点字的句子都找出来,归纳在一起,让学生比较着去识记。
只有课内的都熟练掌握了,在读课外文言文时,才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才会学以致用。
另外,在读课外文言文时,不能只满足于把题做完了,还要把之前没见过的词划出来,查古汉语字典,然后把该词的义项记录在笔记本上。这样每读一篇文言文,积累10个左右的词语不在话下,如此日积月累,古汉语词汇量自然会增加。
在注重课内文言文阅读的同时,我们还要开发高考真题,把近10年高考真题中出现的某个重点字词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翻译。相较于课本,这是陌生的语境,在这样的语境中,更能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
第三,多诵读,勤运用。
文言文学的不好,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日常交际不再使用文言。日常用语自不必说(古人说话也是用白话的),写文著书也都舍弃了文言,文言在现当代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
我不是厚古薄今,更不是复古分子。但我认为,当年我们毫不犹豫的舍弃在写作上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文言形式的做法,对中国文化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伤害。致使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在当代无数人眼前竟成了难以读懂的“天书”,这岂不令人扼腕叹息。
少了文言的加持,写文章拉拉杂杂,言之无物,更休说文采飞扬了。文言是汉语的精魄,少了它,语言难免会显得臃肿而无神。
我一直在想,高中的语文课就应该把《古文观止》,把唐诗宋词当做教材,其它的都作为课外读物即可。这样三年下来,何愁学生文章言之无物,言之无文?
当然,这是美好的设想,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在教材中现有文言文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读文言文,进而熟读成诵,培养他们对文言的语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让学生试着用文言去写作,在运用中激发他们学习古文的热情。
我为了让学生喜欢文言文,也为了帮助他们积累文言词汇,曾用文言文写了16篇文章,把120个文言实词的绝大部分含义融入文章之中。现在想来,仍为当时的“壮举”感动。
传统文化不可丢,传统文化的载体文言文更要学而不厌。我们要学好文言文,文言实词的积累必不可少,以科学有趣的方法去识记、去积累,让学习事半功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之初》教学设计.docx
- 2024年陕西省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docx
- 初中散文课后题整理及学生学习要点(七年级上册).docx
- 初中语文中考《红楼梦 》重要人物简介.docx
- 初中语文中考《红楼梦》贾宝玉人物性格.docx
- 初中语文中考《红楼梦》林黛玉人物性格.docx
- 初中语文中考《红楼梦》主题思想.docx
- 初中语文中考《红楼梦》作者简介.docx
- 教师暑期继续教育培训心得.docx
- 教师暑期研修学习心得体会.docx
- 教学评一体化的五个追问.docx
- 开题论证报告概述、基本结构、完整步骤及方法.docx
- 历史与现实交融,能力与素养并重--2024年高考历史学科新课标卷评析.docx
- 立德树人,服务选才--2024年高考生物学学科试题分析.docx
- 立德树人关注发展,关键能力引领提升--2024年高考地理学科新课标卷评析.docx
- 让幸福在教育中像花儿一样开放--积极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运用.docx
- 提高教师语言素养,用好课堂评价语.docx
- 突出探究能力,凝聚思维品质,落实学科素养--2024年高考物理广东卷评析.docx
- 稳中求进,突出思维品质,助推高考改革--2024年高考政治全国新课标卷评析.docx
- 学校中层管理者应该干什么?怎么干?.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