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苏轼婉约词浅析
提纲
一苏轼词虽以豪放名世,却以婉约居多。
二形成苏轼婉约词风的社会原因。
三苏轼拓宽了婉约词的题材。
(一)言情词
(二)怀古词
(三)咏物词
四苏轼提高了婉约词的境界——兼与柳永、秦观之婉约词比较。
(一)从格调上看,柳词格调较低;苏词品味告绝;秦词介于二
者之间。
(二)从风格上看,柳词俗;苏词旷;秦词婉。
(三)从艺术手法上看,柳永“以赋为词”;苏轼“以诗为词”;
秦观“以词为词”。
(四)从情景关系上看,柳词多秋景,善于景物铺叙,借景言情;
苏词多“明月景”所抒多为旷达情;秦词景情皆凄凉,一切景语皆情
语。
(五)综上所比,苏词如大家闺秀,秦词如小家碧玉,柳词则“粗
服乱头”。
五结语:苏轼的婉约词不论在题材上,意境上,还是艺术手法上
都大有创新,不愧为词史上的一座丰碑。
一苏轼词虽以豪放名世,却以婉约居多
在一般的文学史教材中,苏轼都是以豪放派的开山之祖出现的。
的确,苏轼的“三百多首《东坡乐府》一向被公认为词坛上的一座高
峰。在词的创作上,他是一个新的流派的开创者;再词的发展史上,
他更是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揭幕人。”(沈祖棻《宋词赏析》)“从绝对
数量上讲,苏祠还是以婉约之作为最多,这对于一个风格多样的大作
家本不足怪,更何况苏轼是生活在婉约为宗的时代。”(赵仁珪《论宋
六家词》)王水照先生也说:“他所写的传统的爱情题材的创作,仍以
婉约见长。他吸取了婉约派词人抒情的真挚和细腻,又显示出深沉、
醇厚的自家面目。”(《苏轼》)吴世昌先生说的更是直截了当:“苏轼
的所谓豪放词,如‘大江东去’、之类,在他全部词作中至多只有十
来首,仅为全集的百分之三。旖旎风光的词占绝大多数。”“东坡有哪
些‘豪放词’于是翻开每一本文学史或词论,照例举出了‘大江东去’、
‘老夫聊发少年狂’、‘明月几时有’等几首……”“《东坡乐府》三百
四十多首词中,专写女性美的(即所谓‘绮罗香泽’)不下五十多首,
而集中最多的是送别朋友,应酬官场的近百首小令,几乎每一手都要
称赞歌女舞伎(“佳人”),所以在东坡全部词作中,不洗‘绮罗香泽’
之词超过一半以上。“(吴世昌《诗词论丛》)综上所述,,笔者并非想
抹杀苏轼在词史上的历史地位或漠视他对宋词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而只是想证明一个事实:苏轼的婉约词占其全部词作的绝大部分比
例,而所谓“豪放词”则不及十分之一。如果我们忽视或漠视这一事
实,则会对苏词的研究流于片面或错误。
二形成苏轼婉约词风的社会原因
我们评价一个人及其作品,最好是“知人论世”。对于苏轼及其婉
约词,亦应如是观。苏轼生逢北宋相对稳定的承平盛世。统治者雅好
词乐。上自皇帝宰相,下至乐工歌伎,填词倚声,全是婉约一统天下。
就连“太平宰相”晏殊、文坛宗师欧阳修均脱不了词必婉约的框子。
尽管范仲淹一曲《渔家傲》唱出了豪放的调子,但因“曲高和寡”“势
单力薄”,只是豪放词史上的一个引子而已。北宋词上承南唐和西蜀
两座词坛。南唐“二主一宰相”均以婉约名世;西蜀词坛,一部《花
间》为宋词的繁荣提供了诸多借鉴,堪称“倚声填词之祖”(明汲古
阁本《花间集》毛晋跋二)。至于《花间集》的内容,无非是“绮筵
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
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妖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
(欧阳炯《花间集序》加之柳永婉约慢词风靡朝野。所有这些对苏轼
婉约词创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三苏轼拓宽了婉约词的题材
有遗传就有变异,有继承就有创新。
在以婉约为正宗的北宋,要在婉约词中出人头地,别具一格,那
是非常难的。可喜的是苏东坡做到了。首先,他扩大了词的题材和内
容。“举凡咏史、咏物、登临、怀古、悼亡、送别、游仙、谈禅、农
村生活、田园风光、爱国热情,人生哲理等无不摄入笔端。(《论宋六
家词》)所以刘熙载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
不可言。”这话很有见地。赵仁珪先生说得更是中肯:“他的词再也不
仅是‘花间’式的绣幌绮筵,晏殊式的小园芳径,柳永式的依红偎翠,
他把人们的视野从传统的酒宴、歌妓、翠帐,香径等狭小的圈子引开,
把读者从‘花间’带向人间,从‘樽前’带向世前。”(同上)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