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情感厚度的自我剖析——V.S.奈保尔《抵达之谜》中的空间叙事.pdfVIP

充满情感厚度的自我剖析——V.S.奈保尔《抵达之谜》中的空间叙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年9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Sep.,2023

第3期Journalof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CultureNanjingNormalUniversityNo.3

充满情感厚度的自我析

—V.S.奈保尔《抵达之谜》中的空间叙事

刘须明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基础部,江苏南京210088)

摘要:在《抵达之谜》中,V.S.奈保尔将全书的主题隐藏于叙事中,创作出引发多

种阐释的“抵达之谜”。通过对社会和世界变迁的质询和思考,借助非线性的空间书写,

奈保尔揭示了作为“精神之地”“花园”的多重意义。通过对“栖居之地”“庄园”和“小屋”

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隐喻空间的描写,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绘制了居住者的心理地图和意识

空间。植根于各种细腻的外部景观描写中的,以及叙述者与新世界的情感和精神的碰撞、

对旧世界的留念与反思中的,是作家对身份充满情感厚度的自我剖析和对生命和人的存

在的“顿悟”。所谓“抵达”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抵达”和实现。

关键词:V.S.奈保尔《抵达之谜》空间叙事自我剖析

中图分类号:1106.4文献标识码:A

V.S.奈保尔(V.S.Naipaul,1932-2018)在《抵达之谜》(TheEnigmaofArrival

中究竟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特别是对于“抵达”隐喻含义的讨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探讨

和争论的话题。梅晓云在评论奈保尔的《抵达之谜》时指出:“他没有‘抵达’,也不可能‘抵

达”。奈保尔就是这样,总是在途中。”并进而写道:“作家的写作可以从流亡和漂泊中获得营

养,即写作资源;而作为人,却在时时体验着这种无根人的痛苦,即存在的焦虑。”杜维平则明

确表示不同意梅晓云的结论,,认为《抵达之谜》“正好表达了一个相反的主题”,是“向读者解开

有一个安全家园”的梦想,并且成为英国经典作家中的一员,同英国文化与社会水乳交融。”

曾魁则指出杜维平的认识“贬低了小说挪用英国性的象征风景所具有的颠覆和批判效果。”①

曾魁认为“小说展现了一种以模仿求颠覆的后殖民策略,表达了对撒切尔主义的乡村遗产话

语和怀旧的后殖民批判。”③基于以上的讨论,本文提出《抵达之谜》刻画了作为作家的奈保尔

收稿日期:2023-2-24

作者简介:刘须明,女,1955年生,江苏泗阳人,文学博士,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英国小说的跨媒介叙事研究”(21BWW047)、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国家级科研

项目培养基金”(2022NCF007)阶段性成果。

①梅晓云V.S.奈保尔:从未抵达的感觉[J]。外国文学研究,2003(5),第26页。

②梅晓云。V.S.奈保尔:从未抵达的感觉[J].外国文学研究,2003(5),第27页。

杜维平.从未抵达吗?一一破解《抵达之谜》[J].外国文学,2008(2),第43页。

④曾魁.拷问遗产话语与怀旧一《抵达之谜》的后殖民视野[J.当代外国文学,2021(3),第117页。

?曾魁。拷问遗产话语与怀旧一——《抵达之谜》的后殖民视野[J],当代外国文学,2021(3),第118页。

117

的自我追寻、自我完善之旅,所谓“抵达”是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抵达”和“顿悟”。正如小说

封底上的评论所言:“这是一部用极大的尊严、同情和坦率讲述的感人而美丽的小说。”①从本

质上看,奈保尔并没有“同英国文化与社会水乳交融”。他对英国景观浓墨重彩的描写更多的

是抒发自己的主观感受,是这种心理上“抵达”和“顿悟”的投射。

恰如有评论者所言:《抵达之谜》是“一部魔法般的书”②。小说的表现技巧和写作手法隐

藏了许多看似简单实则精妙之处,比如其文体既像自传,又像游记,但是书名却明确标出这是

“一部由五个部分组成的小说”。既然是小说,就有虚构的成分,但是其中记录的叙述者的行

程、创作的书名等等都与奈保尔自已的经历和文学创造几乎完全吻合。所以,叙述者奈保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经管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初级会计持证人

专注于经营管理类文案的拟写、润色等,本人已有10余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尤善于各种框架类PPT文案,并收集有数百万份各层级、各领域规范类文件。欢迎大家咨询!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5523400500000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2月17日上传了初级会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