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面试培训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讲+说课+答辩

;1;01;教师资格;试题要求展示;;题源分析;一、中学化学课程设置;一、中学化学课程设置;二、中学化学教材版本;人教版

;二、中学化学教材版本;;01;0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重点;教学过程;实验探究;案例1;1.题目:质量守恒定律

2.内容:

;1.题目:质量守恒定律

2.内容:

;环节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滤纸燃烧后,质量如何变化?如果把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一起计量,质量如何变化?学生猜测:相等、变大、变小……

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环节二:实验探究寻找规律

【实验方案】

方法一:分别称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

方法二:称量质量是否有变化;【引导学生讨论】

第一个实验为什么在锥形瓶底部铺细沙?

为什么要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结论】反应物总质量=生成物总质量。

概括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提示关键点);环节三:巩固深化探求原因

【微观演示】得出原因:原子本身没有变化,总质量不会变化。总结:化学变化中,(微观)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宏观)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参与,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用所学知识解释“水变油”神话破灭的原因。

;理论分析;案例2;1.题目:氧化还原反应

;

观察氧化还原反应,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以钠与氯气反应、氢气与氯气反应为例,分析原子结构,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问:根据初中所学知识,什么是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学生回忆作答: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提出问题:观察我们初中学习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在同一个反应中,得氧和失氧是单独存在的吗?不是,那就说明,我们用得氧、失氧的角度定义一个化学反应并不是特别全面???那么我们今天赋予它们一个新的名称——氧化还原反应。;环节二:讲授新课

【实例】Fe+CuSO4=FeSO4+Cu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请学生观察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看看它们除了得氧和失氧以外,还有什么共同特征?(小组讨论)

学生观察思考:共同特征是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化合价降低了,发生氧化反应的化合价升高了。

请同学们判断PPT展示的化学方程式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总结: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仅仅是得氧和失氧的反应,得失氧是化合价升降的一种特殊情况。

;过渡提问:化合价为什么会出现升高和降低呢?

多媒体展示:钠与氯气反应、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结构,分析氯化钠、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小组合作,交流表达)

教师:纠正错误,明确结论。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

必做题:四种重要的基本反应类型是什么?它们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什么关系?

选做题:通过报纸、杂志、书籍或互联网等,查阅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的具体事例,讨论并交流你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案例2《氧化还原反应》问题串

什么是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写一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同一反应中,得氧和失氧是单独存在的吗?(提出氧化还原反应)

给出一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观察氧化还原反应还有什么共同特征?(小组讨论)

化合价为什么会升高和降低?(给出例子,学生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钠与氯气反应(得失电子)氢气与氯气反应(共用电子对)(小组讨论—纠错—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个怎样的过程?(电子转移);讲练结合;案例3;3.基本要求:

(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并通过实验法让学生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2)配合教学内容要有适当板书。

(3)教学中要有提问互动环节。

(4)教学中如果有实验,用语言模拟即可。;导入:如何定量表示浓度

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

学会物质的量浓度相关的计算

认识容量瓶

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与步骤

巩固、小结、作业;案例3物质的量浓度

环节一:联系旧知,引出新课

设疑:根据初中所学,如何定量表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导入:测液体时体积易测,摩尔是化学中常用的单位,所以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定量分析时,计算溶质的量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更为方便。

环节二:自主探究

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定义,进行物质的量浓度相关的计算。;环节三:认识仪器,演示操作

学生观察试剂瓶的标签,提出:如何精确配制出浓度为1.00mol/L的溶液。

教师展示容量瓶并介绍(作用\规格\不能长

文档评论(0)

专注于各类教育类资料、资格考试类资料、实用模板类资料、行业资料等十余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