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航海学院2015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

广州航海学院2015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1-

1-

广州航海学院

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2014-2015学年是我校本科办学全面展开的第二年,学校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学校根据“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坚持特色,确保质量”十六字工作总方针,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办学,合理布局创新强校工程,不断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抓紧校园基本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抢抓机遇,确保学校本科办学的又快又好发展。

一、办学成就与经验

(一)毕业生(专科)充分就业,满意度高

1.我校毕业生就业率高。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9.20%,201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5.55%。

2.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评价好。根据学校调查数据,2014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为97%。

3.我校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较高。根据学校调查数据,我校2014届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达92%。

4.我校毕业生的就业与专业对口度比较高。根据学校调查数据,我校2014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为69%,比我校2013届(71%)稍低。

5.我校毕业生对学校的教学满意度较高。根据学校调查数据,我校2014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环节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96%。

6.我校毕业生就业特色与优势明显。根据学校调查数据,我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前五位分别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我校航海类专业群、港航管理系专业群分别对口的水上运输业、运输代理业)占39%;建筑业(我校水运工程类专业群)占22%;制造业(我校船舶机电类专业群对应的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占10%;批发和零售业(我校工商与经贸类专业群)占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我校信息与通信类专业群对口行业)占5%。可见我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基本与设置的专业相匹配,说明我校专业设置定位准确、专业分布合理,有效与市场需求对接。

(二)合理布局创新强校工程,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

创新强校工程是今年学校的重点工作,学校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不断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完成年度创新强校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校内项目共立项154项,组建了4个协同创新中心和10个协同育人平台。

2.省级“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开展高层次的“创新强校工程”项目省级认定工作,《港船智慧节能无缝供电技术开发中心》获得教育厅批准立项、《深海作业吊机主动式波浪补偿理论研究》获得省级重大项目立项;另外成功获批自然科学类特色创新项目获得4项、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4项、人文社科类特色创新类项目获得2项、人文社科类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3项、省级协同育人平台1项、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项目1个、省级教改项目6项、精品视频课程7门、第八批“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遴选推荐培养对象3名。创新强校工程取得的成果,为有效提升学校整体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以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为引领,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先后与广州宏光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海德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广州海邦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广州市拉丁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探索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新模式,合作举办“宏光班”、“广州港班”、“海德校企协同育人班”、“海邦校企合作班”、“拉丁校企协同育人创业班”等,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制订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培训项目,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

2.建立协同育人平台的管理模式。在教学管理上,实现授课与管理过程的“三结合”,即授课教师采用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的结合;教学方式采用章节教学与专题教学的结合;教学管理采用承办院系管理和合作企业管理的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在教学班管理方面,承办院系和合作企业成立校企合作教学领导小组,作为教学班的管理与协调机构。小组成员由承办系领导、企业负责人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通过制定合作教学的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对学校、企业和学生形成三方约束,真正确保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4.在教学班授课方面,协同共建教学班均安排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校内专业教师和具有丰富实操经验的企业专业人士作为授课教师,专、兼职教师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及时了解和接收前沿的、极具实用性的经

文档评论(0)

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