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dfVIP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库中,第六单元“泊秦淮”的《泊秦淮》是一部经典的五言律诗,它由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创作这是一首描绘了一个充满激情与愤怒的诗篇,通过对秦淮河的描绘,展现了杜牧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诗中通过描述一个醉生梦死奢侈繁华的盛世场景,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杜牧还通过描述主人公夜泊秦淮的场景,引发了对个人命运的深深关注,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忧愤整个作品语言精当,情感深沉,主题鲜明,被广泛赞誉为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导入

中国的诗文浩如烟海,能流传干古,靠的不是诗人

的地位和名气,而是诗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争连连,但统治者目光短浅,不

知道危险已经近在眼前,依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诗人面对此种景象,写下了《泊秦淮》一诗,抒发内心

的愤慨。

泊秦淮

杜牧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歌。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味;

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3、感受诗人心中的愤懑及爱国主义情怀。

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他和同时代另一位

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

力峭拔。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辞清丽、情韵跌宕著称。他

的《山行》《赤壁》《江南春》《清明》都是脍炙人口

的诗作。著有《樊川文集》。

文学常识填空

·“大李杜”指:李白杜甫

·“小李杜”指:李商隐杜牧

秦淮河

秦淮河,中国长江下游右岸支流。古

称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唐以后改称秦

淮。

唐杜牧《泊秦淮》诗行世后,秦淮河

之名始盛于天下

秦淮河大部分在南京市境内,是南京

市最大的地区性河流,历史上,其航运、

灌溉作用,孕育了南京(六朝古都金陵)

古老文明,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

极富盛名,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

河”。

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们享乐游

宴的场所,“秦淮”是奢靡生活的代称。

咏史诗

咏史诗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

O咏史诗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

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

咏史诗目的:借古讽今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过华清宫绝句其二》

话说唐明皇爱江山更爱美

人,引发一场安史之乱

(755-763),大唐帝国也

从此滑向衰亡的深渊。

安史之乱后,中原之地的惨像:

夫以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

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人烟断绝,千里萧

条。——《旧唐书郭子仪传》

“安史之乱”后,藩镇势力日益强大,唐

中央王朝在宦官专权、朋党交争的局面下势力

日益衰微。

这是一个唐王朝似欲中兴实则无望的时代

,这是一个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时代。--《

中国文学史》(袁行需)

背景链接

南京是六朝古都,自南朝时渐渐养成奢靡之风,而秦淮河一带又是南京城里最有名的权贵富豪

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目睹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

了这篇悲愤的诗篇,用来抨击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

愤。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两句写秦淮夜景,后两句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

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吸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

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

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初读课文

型泊秦

事青林增想酒隔猶喝k庭花变不知固恨夜的毒能性铭寒名能少淮

初读课文

泊秦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