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自主思考;2.《琵琶行》的“诗眼”是哪两句?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是本诗的“诗眼”。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倾吐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这也正是诗人的写作动机。这两句直抒“天涯沦落”之感,是全诗的主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不幸遭遇,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怨愤、对冷酷黑暗的封建社会的揭露完全交织在了一起,而这正是封建社会士大夫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3.请谈谈你对“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理解。
参考答案:诗歌最后以琵琶女第二次演奏,诗人泪湿青衫作结。“座中泣下”,突出了音乐效果之动人,也回应了第2段中对琵琶女演奏技艺的细致描写。“青衫”,青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诗人说“青衫”意在表明自己的“沦落人”身份。以诗人泣下最多上承“同是天涯沦落人”,既为琵琶女的不幸身世而泣,也为自己的壮志难酬而哭。;【任务二】赏析《琵琶行》中音乐描写的妙处
1.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参考答案: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一系列复杂而又连贯、贴切而又优美的比喻,使抽象的音乐一下子变成了具体可感的形象。其中“大珠小珠落玉盘”不仅使人感受到其声之清脆,而且还让人体验到乐声如珠玉般圆润的感觉。“如急雨”“如私语”“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涩”“银瓶乍破”“刀枪鸣”“如裂帛”等,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此外,还用“嘈嘈”“切切”等拟声词和“间关”“幽咽”等双声叠韵词来描摹琵琶声,更增加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感。;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的表演,为什么在演奏完毕又写了与演奏无关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
参考答案:首先,为了突出音乐效果。“悄无言”比报之以热烈的掌声或喝彩声更好,这??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意犹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如痴如醉,这是一种最好的艺术反应,在大段的直接描写之后,续以这两句精练而意味深长的间接描写,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其次,为了深化诗歌的意境。诗人将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乐声已经消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江水茫茫,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人们凭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凉秋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这两句诗,把悲怆的乐曲和凄清的画面融为一体,是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文本赏析;1.根据音乐或高或低、忽缓忽急的特点,把整个演唱过程分为若干阶段,分而有合。
酝酿准备阶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仅是调弦校音,就显示了琵琶女的演奏才能和丰富的感情。起始阶段:乐声渐起,“低眉信手续续弹”,音乐渐入佳境。起伏跌宕阶段:由“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写到“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再到“此时无声”,最后又“银瓶乍破”“铁骑突出”。中间“声暂歇”,但在“暂歇”之后又写出一个高潮。收尾阶段:戛然而止,干净利落。;2.运用比喻,赋形于声,对每一阶段的音乐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
第一,选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易体会的声音作比,来描绘那些不容易体会的、难以描述的乐声。如文章以“间关莺语花底滑”写音乐的舒缓流畅;以“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写音乐的逐渐低沉、停顿等。第二,借助听众的感受,描绘音乐的无尽妙处。诗歌中写听众的反应,以“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等简练的笔墨,突出了琵琶声感人的艺术效果。以所见——“泣”“湿”,衬不见——感人的琵琶声。
总之,诗人以先分阶段,然后总合为一个整体的手法使读者对音乐形成整体感受,再辅以比喻手法,以感受相沟通、相映照,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1单元 3 百合花 (2).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1单元 3 百合花.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1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 (3).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1单元 哦,香雪 (2).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3).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3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4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2).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5单元 整本书阅读 (2).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5单元 整本书阅读.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6单元 10 劝 学 (2).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6单元 12 拿来主义 (2).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6单元 12 拿来主义 (3).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6单元 13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 (2).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6单元 师 说 (2).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7单元 14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2).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7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