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天津中医药大学终极版温病范围.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喵喵的温病重点★

总论

1.温病学: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2.温病发展史:○萌芽阶段(战国至晋唐时期)○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明清时期)

123

3.《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后世温病伏邪学说的渊溯

《内经》将温病隶属于伤寒的范畴,《难经》进一步提出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将温病隶属于广

义伤寒之中。

4.刘河间——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先河;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

5.王安道——真正使温病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揭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伏气温病的治疗应以

清里热为主,清代吴鞠通评价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

6.明代吴又可《温疫论》——第一部温病学专著

7.清代四大温病医家及代表作

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温热经纬》

8.温病学形成的标志

○病因学说形成○辩证方法建立○诊断方法丰富○治疗方法确立(方剂确立)

1234

9.温病——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10.温病的特点

○致病因素的特异性

1

○季节性、传染性、流行性、地域性

2

○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前期阶段多以机体功能失常为主,后期阶段则以实质损害主要是阴液的耗损及

3

重要脏器的损害明显)以发热为主证,热象偏重

○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易内陷生变,多致斑疹,出血,动风,闭窍等

4

易耗伤阴津

11.命名季节春温,秋燥,冬温

四时主气风温,暑温,湿温,秋燥

病候特点大头瘟,伏暑

流行特点温疫

根据温病的初起是否有里热见证新感温病:感受当令病邪即时而发的一类温病

伏气温病:感邪后未即时发病,邪气伏藏,随时而发的一类温病

12.温疫——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大流行的一类疾病

13.温毒——感受温毒病邪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

2

14.温邪的共同特征——○温热性质显著○从外侵袭人体○致病与时令季节密切相关

13

○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影响及转化○病位有别

45

15.温邪分类特点

病邪类型致病特点

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123

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123

○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4

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1

文档评论(0)

186****22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博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