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实践.docx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实践.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实践

摘要:地理课程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之一,跨学科学习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民族”为课例,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内容,在深度解读课标、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探究活动,开展地理与历史跨学科学习,推动立德树人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实。

关键词:课程思政;跨学科主题学习;“民族”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已成為近年来课程与教学实施的新思路[1]。初中地理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2],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3]。2022年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新增了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初中地理的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部分内容相关联,为开展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操作空间。一方面,人教版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民族”一节,蕴含着民族团结、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等思政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我国的民族分布格局深受历史发展的影响,可以此为基础,开展地理与历史的跨学科学习。因此,本文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充分挖掘“民族”一节的思政元素,构建地理与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适合“民族”内容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一、地理课标解读与思政元素分析

“民族”一节在2022年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应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据课标,可确定本节课的两个要点是“归纳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和“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中,“归纳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本节课要达成的知识和能力目标,“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本节课的价值追求。

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因此,可以从“四个共同”入手,引导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等边疆地区,团结少数民族对于维护边疆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深入分析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等民族政策的意义。我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这种分布格局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迁移而形成的。各民族在空间上的长期交错居住,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因此,我国各民族文化既多元发展,又相互交融,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历史视角分析我国民族分布格局的成因及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情感积淀,千百年来,各民族无数仁人志士、普通民众为了国家的团结统一而不懈奋斗。通过分析史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在中国形成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民族政策、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爱国主义等思政元素。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目标与思路

1.地理、历史核心素养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跨学科学习要求用跨学科的思维与方法认识世界、解决问题[4],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5]。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6]。其中,时空观念、家国情怀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联。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也强调从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时空变化等角度认识人地系统。家国情怀要求学生形成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国际视野,这是地理与历史学科的共同价值追求。本节课采取地理与历史跨学科学习的形式,在教学中渗透民族政策、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爱国主义等思政元素,促进学生地理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表1)。

2.地理与历史跨学科学习目标

通过对课标的解读以及对地理、历史跨学科学习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四点:①通过读图,归纳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理解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等民族政策,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②通过史实分析,理解历史因素对我国当前民族分布格局的深刻影响,树立历史自信,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综合思维能力。③通过欣赏图片、视频,感受我国民族文化既多元发展,又相互交融,培养学生树立文化自信。④通过史实分析,正确认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塑造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家国情怀。

3.教学思路

在解读课标和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本节课设计了探民族分布、溯民族历史、赏民族文化、铸民族精神四个环节,整体教学思路为:从探究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出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