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地融合视角下的初中地理家国情怀内容挖掘及培养路径探索.docx

史地融合视角下的初中地理家国情怀内容挖掘及培养路径探索.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史地融合视角下的初中地理家国情怀内容挖掘及培养路径探索

摘要:家国情怀教育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脚点,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地理与历史学科融合具有丰富的理论背景与深厚的实践基础,在史地融合中培育家国情怀体现了学科的价值追求。本文立足家国情怀的内涵解读,从时空综合尺度挖掘初中地理、历史知识与家国情怀的融合点,并从横向、纵向维度提出相应的培养路径,即通过提升课堂教学、利用校本课程、开展研学旅行横向拓宽家国情怀培育渠道,纵向通过认知教育、情感内化、意志塑造和行为实践纵向深化家国情怀育人价值。

关键词:史地融合;初中地理;家国情怀;内容挖掘;培养路径

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对“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的强调,标志着家国情怀培育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中的重要地位[1]。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不仅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更在引导个体思想价值观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地理学科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其宏大视野和深厚底蕴为家国情怀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舞台;而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则直接指向家国情怀。两学科的渗透与交融,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更能通过跨学科主题知识交流、讨论、共享和互通,增强学科教学的协同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多数学校在家国情怀培育上仍局限于单一学科,缺乏跨学科协同育人经验。本文从跨学科学习视角出发,聚焦地理、历史学科融合,通过深入挖掘二者交叉融合点进行知识的整合与创新,探讨家国情怀培养的新路径,激发学生的家国认同感和责任感。

一、史地融合下的家国情怀解读

1.家国情怀的内涵

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血脉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其内核是个体对家园、祖国乃至整个地球的深沉依恋[3],彰显着个体与群体之间紧密相连、休戚与共的关系。《孟子》中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即是关于天下、国、家一体相连的明确表达。在中国独特的文化语境中,家国情怀是一种由家庭到家乡、由家乡到国家、由国家进而到全球的社会价值逻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融合,衍生出“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等共同体意识[4](图1)。

(1)对家庭和家乡的身份归属

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其身份及周围环境的浓厚归属感,表现为对家乡故土的区域认知和内心深处强烈怀念、依恋的乡土情怀。千百年延续的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乡土情结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尊重伦理秩序、重视孝悌仁爱,以地缘关系为基础、血缘关系为纽带,构成了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在人地协调中强化了个体对乡土的身份归属。

(2)对国家和社会的情感认同

家国情怀也是个体对国家和社会的强烈认同感,表现为对祖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崇高敬仰与由衷赞誉,是民族自信的源泉和国家认同的集中体现。家国情怀培育过程中,个体不仅要深入了解基本国情与政策导向,更要洞察不同时代背景下国家发展的辉煌成就,由小家及大家,逐渐增强对国家的归属感与情感认同,进而强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与家国建设的责任担当。

(3)对世界和地球的责任担当

家国情怀还是个体对世界和地球的坚定责任感,表现为“根植家国,放眼世界;以我为主,包容互鉴”的格局观与国际视野[5]。在当今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家国情怀早已突破国界,融入全人类相互依存、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其内涵在持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承担地球使命与全球公民责任中,实现了丰富和超越。

2.史地融合与家国情怀的关系

18世纪60年代,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提到“地理是历史存续的基础”“地理是静态的历史,历史是变化的地理”[6]。地理和历史学科各自以空间和时间为叙述主线,二者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地理学科致力于探索时空演变规律,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7];历史学科则专注于挖掘过去时期的事件,呈现出广泛的包容性和交叉性。在地理学科的探究中,不同空间范围内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变化离不开时序因素影响;历史学科在研究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时,地理因素同样扮演重要角色。地理和历史学科思维相互交融碰撞,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复杂关系,更能激发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感悟。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8]”,历史课标同样倡导开展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9]。因此,史地融合具有丰富的理论背景和深厚的实践基础,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引领下,顺应新课改背景下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应不断探索培养家国情怀的新路径(图2)。

从学科特性看,家国情怀深刻体现着地理学“区域性”特征,空间维度上可划分为小、中、大三个尺度:小尺度聚焦于家庭和家乡、中尺度扩展到民族与国家、大尺度则涉及全球性议题。历史学科通过时间上历史文化的传承,帮助个体理解社会国家的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