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理念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docxVIP

中国式现代化理念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式现代化理念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与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紧密相关,也与高中地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及教科书内容高度契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是对高中地理教学的顶层设计,具有重要的学科教育价值。基于此,本文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路径:美育浸润行动促进该理念的培育、地理研学旅行赋能该理念的铸造、跨学科主题学习推进该理念的培养、大概念教学引领该理念的迁移以及提升地理教师对该理念的认知。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中地理教学;美育浸润行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地诠释了新时代党的使命任务,就是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之一[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征与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紧密相关,决定了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理念与指导思想[2]。地理学科作为研究人类生存环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其聚焦的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所要直面的核心问题。因此,高中地理教学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将地理课程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相融合、地理教学改革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相结合,阐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利害关系,建构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高中地理教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科学内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大自然。人类与大自然密切联系在一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化是对金钱利益无休止的追求,引发对大自然恣意的攫取,虽然积累了充裕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生态环境问题。人口数量庞大和现代化的后发性是我国的现实国情,这使得我国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将面临更加严重的自然环境限制,决定了我国不能走资本主义国家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我国应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美丽中国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核心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面实践,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任务。这一理念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赖,同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代表了人类现代化文明的新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文明的新内涵。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与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在逻辑

为何地理学科具有服务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天然优势?对两者内在逻辑契合度进行探讨有助于正确理解该原因。在科学内涵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内涵与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具有高度一致性[3]。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注重人地关系协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地理课程纲领性文件的核心要求。《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理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懂得对自然环境的责任,学会如何与自然环境中的其他物种和谐共生[4]。高中地理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科书蕴含着人地协调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等价值观。因此,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成为历史必然。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和高中地理课程性质及理念契合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5]。高中地理教学意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高中地理课程学习,指引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了解生态环境易被污染破坏的一面;懂得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理念。培养具有从地理视角欣赏人文与自然环境的能力,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从以上地理课程的性质和理念可以看出,其内涵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内涵高度契合。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和高中地理课程目标统一

地理课程目标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尤其是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面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时具有正确认知。当面临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时,使学生能够懂得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正确看待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知晓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自然环境;懂得社会经济若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尊重和欣赏大自然,协调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课程目标之一的“人地协调观”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建设者。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实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