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乳房的有无之用试论乳房对主体精神世界的建构功能.docx

乳房的有无之用试论乳房对主体精神世界的建构功能.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乳房的有”无”之用试论乳房对主体精神世界的建构功能

?

?

?

?

?

??

?

?

?

作者简介:卢毅,现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10级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

摘要:在精神分析领域内,乳房作为驱动的客体对主体精神世界的构建作用日益受到强调和重视,而在此趋势中又以克莱茵与拉康两派的观点最具特色和代表性。文章即试从两派具有互补性的视角出发,分别来揭示乳房之“有”与“无”两方面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精神分析乳房克莱茵拉康

1.乳房之“有”的功能

从某个角度来看,乳房作为一个客体的重要性或许正在于它是作为他者身体上最早与儿童进行互动并促成儿童人格发展的部分而起作用的。如果单纯从时间的先后上看,处在自发爱欲阶段的儿童身上的某些身体器官(如手指)在有些情况下也许会比乳房更早地成为儿童的“客体”,但其对儿童精神器官的发展成形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与乳房同日而语的。可以并不夸张地宣称,处在“无政府主义”状态下的幼儿精神世界正是因为乳房的到来才真正开始一步一步地建立起秩序,亦即开始启动它的结构化进程。

在克莱茵看来,乳房的首要作用就是成为孩子身上与生俱来就异常强大的两股力量——性驱动和死驱动——的投注对象。一般人认为对客体地位的重要性的强调是克莱茵反对和突破弗洛伊德学说的重点所在,然而要深究起来的话,这种观点却还需进一步的分析说明才能站得住脚。虽然弗洛伊德强调驱动(Drive/Pulsion)的客体只是为了实现驱动的目标而借助的经验性的、偶然的手段,但它作为驱动四要素之一却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换言之,在弗洛伊德看来,只要能够实现驱动的目标,虽然任何客体都是可能的——也就是说驱动的客体并不像本能的客体那样固定不变,而是具有极高的可塑性——,但无论最终选择的客体究竟是什么,客体本身终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如果是以为克莱茵学说的功绩在于把弗洛伊德那里对于驱动而[来自wWw.LW5U.com]言可有可无的客体抬高到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位置上的话,那就纯粹是一种误解。而要真正探讨克氏与弗氏在此问题上的分歧,则要将中心放在客体自身的属性上。这也就是说,本身对于驱动而言必不可少的客体,究竟是主体后天经验性地、偶然地遭遇到的,还是已经先天地就被驱动的结构所预定了?就以乳房为例:乳房常常作为驱动的最初客体而出现,其原因在弗洛伊德看来是因为它拖了乳房本身的营养功能的福,是因为大多数人首先都是通过吮吸母亲乳房获得营养,乳房才幸运地“中了头彩”,成了力比多最初的投注对象——这就是弗氏中前期的“(自保驱动对性驱动的)支撑理论”。在克莱茵看来,情况便大有不同:乳房之为驱动的最初客体,并非是乳房本身的营养功能偶然的经验性后果,而毋宁说是出于一种先天的必然性,即驱动生来就是要先去寻找乳房的,即便乳房一开始还未“亲身”降临于一个小生命的世界中,但它不可取代的位置却早已在其中呼唤它的出现。这样一来,弗洛伊德那里原本可塑性极强的驱动在克莱茵处便同其对象被生理结构所先天决定的本能相去无几了。也正是如此,相比于弗洛伊德一直因受误解而广为人所诟病的“生物本能论”,克氏的客体关系理论才是真的具有一股地道的“生理决定论”气息。

然而,像克莱茵这样把乳房这一客体抬高到某种结构上的优先地位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富有启发性的创见。从结构主义的视角出发,一旦将其生理学事实被剥除的乳房视为婴儿驱动生活中的一个纯粹位置,一个婴儿构建其精神世界的原初环节,那么就可以仿照伏尔泰的话说:“即便现实中没有一个乳房,那也要造出一个来!”顺着眼前这条结构主义的克莱茵主义路线出发,我们要寻找的就不必再是某个非得在孩子的经验世界中真实出现过的乳房,甚至都不必非得是一个“乳房”,而只需要是任何一个能够发挥“乳房之功能”的东西。那这是否等于说只要它能成为两种驱动的原初投注对象它就是这样一种“乳房”?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如果对这个问题直接给出肯定性的回答的话,那我们就仅仅是在重弹弗洛伊德客体理论的老调,并继而制造出一种丝毫无法彰显乳房作为一种特殊客体的“泛乳房论”的客体观。因此,之前所谓的“乳房之功能”势必就不能只包含“能够作为驱动投注的原初对象”这一项,还必须加上“作为他者身体的一部分”这一项。

这一增改并非是一种迫于无奈的事后补救,而在根源上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实际上,只要我们稍加辨析便不难发现,当谈论作为驱动客体的乳房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总是“母亲的乳房”,或者说得更普遍和抽象些,总是“他者的乳房”,只是在叙述的过程中出于方便等原因而经常将“母亲”、“他者”这样的定语省略掉。但这种简省在梳理一些细致而关键的时候便很容易造成麻烦。对于如今被我们从结构主义视角来看待的乳房也是一样,虽然它现实的经验内容被抽离了,但它作为他者身体的一部分这一关键特性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33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