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貌的形成——地质构造与地貌 课后练习卷 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docxVIP

构造地貌的形成——地质构造与地貌 课后练习卷 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质构造与地貌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读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地理事物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2.甲乙两处地下水不能相互共通的影响因素是()

A.岩性差异 B.地势差异

C.岩浆侵入 D.断层发育

3.图中乙处山峰的成因是()

A.背斜成山 B.岩层差别侵蚀

C.向斜成山 D.断层上升成山

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层新老关系及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a处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150米 B.125米

C.100米 D.75米

5.该地区地质构造的形成主要是由地壳运动产生的()

A.挤压作用使岩层发生弯曲而成的

B.挤压作用使岩层垂直下降而成的

C.张力作用使岩层垂直上升而成的

D.张力作用使岩层产生裂隙而成的

6.该地区当前甲地地貌的成因主要是()

A.发生断块沉降运动 B.褶皱凹陷弯曲

C.遭受强烈外力侵蚀 D.火山喷发堆积

某赤铁矿形成于相对较封闭的内陆古海盆地,地质历史稳定时期。图为赤铁矿区地质构造图,P、S为矿区出露地层,赤铁矿层中盛产腕足、珊瑚、鱼类等化石。据此完成7~9题。

7.判断图中褶皱轴线(平分褶曲两翼的皱面与地面的交线)的延伸方向是()

A.东北西南向 B.东南—西北向

C.南北向 D.东西向

8.推测铁矿形成时期的古气候环境特点为()

A.暖干 B.冷干

C.暖湿 D.冷湿

9.赤铁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

A.海底火山喷发矿物沉积

B.古大陆含铁岩石风化产物

C.外海海域铁矿物质运移

D.海洋及古大陆古生物遗骸

为了调查东南丘陵某地地质构造状况,地质工作者钻孔获得了该地某岩层顶部的埋藏深度数据,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和部分钻孔位置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地构造地貌是()

A.背斜谷 B.向斜谷

C.背斜山 D.向斜山

11.能正确表示图中剖面线地形和地质构造状况的是()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野外科考,于北京时间2023年6月22日13:20在丁地测得该地一年中最大太阳高度为89°,且日影朝向正北。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绘制出考察区域等高线和主要河流图(图1)和丁地到戊地相同岩层埋藏深度图(图2)。据此完成12~14题。

12.丁地的地理坐标是()

A.(24°26′N,100°E) B.(22°26′N,120°E)

C.(24°26′N,110°E) D.(22°26′N,100°E)

13.丁地到戊地沿线所示构造地貌为()

A.背斜山 B.向斜山

C.向斜谷 D.背斜谷

14.下列关于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区域发展提出的参考意见中最合理的是()

A.大力发展旱地小麦生产,提高粮食总产量

B.利用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立体化农业

C.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休憩业

D.加大当地人口生态搬迁,扩大环境承载力

二、综合题

15.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区,图为岭谷区局部三维地质模拟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并从地质构造角度解释成因。

重庆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修建穿山隧道时,需用电机排出地下水。据研究,若地层以石灰岩为主、溶洞较多,短时间快速排水会加剧地下水活动,诱发地面塌陷。如图为工程建设排水诱发地面塌陷过程示意图。

(2)据图描述地面塌陷的过程。

为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重庆市构建数字三维地质沙盘,将灾害相关情况、人员物资调度等信息纳入该综合信息系统,进行数字化管理。利用数字三维地质沙盘,可在真实地貌上叠加设定的气象、水文等数据,研究可能发生的灾害,提前做出预案。在地质灾害避险中,沙盘也可模拟出灾害影响范围,并将风险地点、威胁对象、撤离路线等信息迅速发送给相关部门。

(3)说明数字三维地质沙盘对提升灾害防治能力所发挥的作用。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和改造着地表形态,其相对强弱制约着地貌的发展方向。实地调查研究表明,下图剖面所在地区的地貌形成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明显强于外力作用。

(1)该构造区富含油气资源,指出甲、乙、丙、丁中最有利的钻探部位,并分别说明理由。

(2)简要说明丁处山体高耸的原因。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3)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地质构造与地貌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读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地理事物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C)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2.甲乙两处地下水不能相互共通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