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专题02现代诗
TIPS
TIPS
思维导图
TIPS
TIPS
知识点讲解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一)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来说,新诗采用白话文写作,较少用典,从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要能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二)诗歌的形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也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也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鉴赏诗歌都必须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三)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通过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豪放派词和婉约派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
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四)诗歌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主要是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的认知活动。读者要借助诗歌的语言为媒介,把握艺术形象,感受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TIPS古诗积累
TIPS
古诗积累
送别诗
送别诗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3.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t/showweb/0/0/_blank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7.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刘禹锡)
TIPS
TIPS
习题演练
(2022春·六年级课时练习)课内精彩阅读。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两种修辞方法,突出了两种不同的人。
2.由诗的前一句我想到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想到的人物是_________;由诗的后一句我想到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想到的人物是_________。
3.对这节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活着却已经死了的人”指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他们虽生犹死。
B.“死了却还活着的人”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们虽死,但精神却永存。
C.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D.第一个“活”字表达了作者对“生”的渴望,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4.仿写语段。
有的人_________,他已经_________;有的人_________,他还_________。
(2022春·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题。
七律?长征
毛泽东
发表时间: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项方案封面.doc
- 专题01+山水田园诗学年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部编版)(1).docx
- 专题02+思想情感学年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部编版)(1).docx
- 专题02+思想情感学年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部编版).docx
- 专题02+现代诗学年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部编版).docx
- 专题03++咏史怀古诗学年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部编版)(1).docx
- 专题03+词学年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部编版)(1).docx
- 专题03+词学年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部编版).docx
- 专题04+曲学年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部编版)(1).docx
- 专题06++羁旅思乡诗学年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部编版)(1).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