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
疾病名:家族性自主神经失调综合征
英文名:familialdysautonomiasyndrome缩写:
别名:家族性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综合征;家族性自主神经机能异常综合征;家族性缺陷自主症综合征;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不全症;中枢性自主神经不全综合征;Riley-Day综合征
疾病代码:ICD:
概述:家族性自主神经失调综合征(Familialdysautonomiasyndrome)即Riley-Day综合征,又称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不全症、中枢性自主神经不全综合征等。认为是以神经功能障碍,特别是自主神经失调为特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
流行病学:1949年由Riley和Day首先报道。1952年Riley又详细地分析了本病征的特征。
病因:本病征病因虽未明,但其发病有明显的家族性,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机制:
1.代谢异常有些学者认为某些代谢异常与本病征的关系密切,简述如下。
(1)体内儿茶酚胺代谢异常:本病征的发病可能与体内儿茶酚胺代谢异常有关,由于多巴胺羟化酶(DβH)活力降低,使多巴胺转变为去甲肾上腺素的过程发生障碍。
(2)乙酰胆碱代谢异常:有人发现患者角膜、虹膜和泪腺的乙酰胆碱转换酶(Cholineacetyl-transferase)不足,并且患者对醋甲胆碱(乙酰甲胆碱,Methacholine)反应敏感,投药后许多胆碱能神经功能不全症状可迅速改善,从而认为乙酰胆碱代谢异常是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3)神经生长因子β亚单位(β-NGE)代谢异常:实验研究发现患者血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的活性是对照组的3倍,所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产生的神经生长因子β亚单位活性是正常人的10%,用lsoprotenol处理时,未见像正常组织那样β-NGF增加,说明β-NGF代谢异常在本病征遗传缺陷相应的分子生物学异常方面,可能起一定作用。
-2-
2.病理学检查在病理学检查方面已发现患者周围神经发育不良,组织化学检查的结果在神经轴突和血管周围神经丛中,不含去甲肾上腺素。
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例于出生后即出现症状,据文献记载本病征多见于犹太人。其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泪液缺乏哭叫时无泪或仅有少许泪液,各种理化刺激均难以使患者增
加泪液的产生。
2.出汗过多头部和背部于兴奋或进餐时大量出汗,但手掌、足底则不出汗,汗液成分分析如常。
3.皮肤红斑常于进食或情绪激动时,面部、颈、肩、上胸可出现一过性境界分明的红色斑点,餐后迅速消失。
4.体温明显异常可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和一有感染即易高热的倾向。5.血压不稳血压易受轻微刺激或某些情感变化而波动。
6.消化道症状出生后常不会吸奶,有时出现吸吮困难,年龄稍大些后,可有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周期性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等。
7.通气功能改变在高二氧化碳或低氧状态下,通气功能降低并有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甚至出现晕厥。
8.躯体外貌身材矮小、发育缓慢、脊柱侧弯和足外翻、角膜溃疡、动作
笨拙等。
9.神经精神症状说话迟晚、构音障碍、味觉迟钝、情绪不稳、角膜反射消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智能低下、共济失调等。
并发症:有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甚至出现晕厥。可出现发育缓慢、脊柱侧弯和足外翻、角膜溃疡、智能低下、共济失调等。
实验室检查:尿3-甲氧基-4羟苦杏仁酸(VMA)和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HMPG)减少,尿和脑脊液中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酸(HVA)增加,血清中DβH活性降低。皮内注射组织胺不引起皮肤发红反应,但可引起流泪。
其他辅助检查:常规做X线、B超、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
诊断:根据上述几个方面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有不明原因发热时,与感染性疾病相鉴别;有消化道症状时,与胃肠炎相鉴别。
-3-
治疗:本病征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仅以对证治疗为主。注射醋甲胆碱(乙酰甲胆碱)或新斯的明可有一时性效果,对于小儿这类药物的剂量难以确切掌握,既能有效又不致出现明显毒性反应更为困难。
预后:本病征预后不良,婴儿期常合并肺部感染而死亡。能度过婴儿期则预后可有好转,但仍难以活至成年。
预防:尚无有效预防方法,应重视做好遗传学咨询工作。循证医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