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
疾病名:缺血性结肠炎
英文名:ischemiccolitis缩写:
别名:
疾病代码:ICD:K52.8
概述: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结肠血管闭塞性或非闭塞性疾病所致的、以结肠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综合征。1963年Boley首先报道5例非医源性自发性结肠缺血性损伤病例,并在以后的动物实验中,通过结扎肠系膜下动脉模拟出与其临床所见相同的病变,从而证实肠系膜血供障碍可以引起结肠缺血性病变,并根据其临床转归将其分为可逆缺血性和不可逆缺血性2种。1966年Marston将不明原因的自发性和局限性结肠缺血引起的结肠炎命名为缺血性结肠炎。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对缺血性结肠炎认识的深入,发现临床上大多数节段性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生并不伴有肠系膜大血管的阻塞,而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血流灌注不足引起,并相继发现许多引起继发性结肠缺血性肠炎的原因,包括腹主动脉手术,严重胰腺炎,结肠梗阻以及腹腔内新生物侵犯内脏血管等。
流行病学: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生率占所有消化道缺血性病变的50%~60%,其发生率女性略多男性,女性约占53%,男性47%。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老年人多发,约90%以上的病人在70岁以上。
病因:
1.结肠的血管解剖和生理结直肠血供主要来源于肠系膜上、下动脉和髂内动脉。右半结肠的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左半结肠和直肠上部来自肠系膜下动脉,直肠中下部的动脉血则来自髂内动脉(图1)。
2
(1)肠系膜上动脉:起源于约第1腰椎平面的腹主动脉前壁,位于腹腔动脉起点下方1.0~1.5cm处。该动脉由胰腺颈部下缘穿出,纵行跨过十二直肠横部,进入小肠系膜根部,然后分出结肠中动脉、右结肠动脉和回结肠动脉,分别提供近侧横结肠、升结肠和回盲部的血供。
结肠中动脉在胰腺下缘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在胃后进入横结肠系膜内,分为左右两支。在横结肠肝曲附近与右结肠动脉的升支吻合;在脾曲附近通过Riolan吻合支与左结肠动脉升支吻合,该部位的吻合支比较细小。另外约有5%的人群缺如,使之成为结肠血供的最薄弱处,容易发生缺血性损害。在正常人群中,大约有20%的人结肠中动脉缺如或发育不良。
右结肠动脉在结肠中动脉起点下方1~3cm处起于肠系膜上动脉,经腹膜后向右横行,至升结肠附近分为升支和降支,分别与结肠中动脉右支和回结肠动脉结肠支吻合,形成结肠的边缘血管弓,并沿途分支至升结肠供应升结肠。
回结肠动脉在右结肠动脉起点下方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有时与右结肠动脉合成一条主干,经腹膜后向右下方斜行,至盲肠附近分为上下两支,升支与右结肠动脉降支吻合,降支到回盲部分成两支与肠系膜上动脉的回肠支吻合,供给升结肠下段、回盲部和回肠末段的血供。
(2)肠系膜下动脉:在第3腰椎,十二指肠水平部下方3~5cm起源于腹主动脉前壁,呈弓状斜向左下方,行进2~7cm后,相继分出左结肠动脉和乙状结肠动脉,并跨越左侧髂总动脉,移行为直肠上动脉。
3
左结肠动脉从距肠系膜下动脉根部2.5~3.5cm处分出,经腹膜后向左上和左下方分出升支和降支,升支在脾曲与结肠中动脉的左支吻合,降支与乙状结肠动脉吻合,分别提供横结肠远侧和降结肠的血供。
乙状结肠动脉的起点变化较大,人群中约36%直接起源于肠系膜下动脉,30%起源于左结肠动脉,数目也有较大差别,一般为2~6条。乙状结肠动脉经腹膜深面斜向左下方进入乙状结肠系膜内,互相吻合,构成动脉血管弓和边缘动脉。上部动脉与左结肠动脉的降支形成吻合支,供给降结肠远侧的血供。在最下部与直肠上动脉之间没有边缘动脉连接,成为结肠血供的另一个薄弱点,又称Sudek点,容易发生缺血性病变。
直肠上动脉起自最下支乙状结肠动脉的下方,在第2骶椎水平的直肠后面,分为左、右两支,供给大部分直肠的血供。
下部直肠的血供主要由发自髂内动脉的直肠中动脉和直肠下动脉供给。
(3)边缘动脉:各结肠动脉在肠壁附近相互吻合,形成多个与结肠壁平行走向的连续性动脉弓称为边缘动脉,又称Drummond血管弓。边缘动脉由回盲部分布至直肠乙状结肠连接处,由单一动脉连接或由1、2级动脉弓连接,并从最靠近肠壁的血管弓上发出小的终末血管分布到肠壁。
这些血管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在不同的水平上构成了各个结肠动脉之间的交通。当某一结肠动脉的主干发生阻塞时,其供血区域内的结肠可以通过该血管弓由其他动脉主干得到血液供给,不至于发生缺血。但是,如果阻塞发生于该血管弓的最靠近肠壁的部位,供应肠壁的终末动脉就难以通过侧支循环得到血供。
(4)终末动脉:是由边缘动脉向肠壁发出的长短不等的小动脉,与结肠成垂直方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地理】河流与湖泊 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2.1《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一)求职和应聘》优秀获奖课件.pptx VIP
-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工智能协作学习评价与反馈体系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全套课件.pptx VIP
- 2022年船载危险货物申报员和集装箱检查员从业资格考核全国统考试题.pdf VIP
- 石油小知识.ppt VIP
- 托福词汇词以类记-张红岩(完整有目录).pdf VIP
- 中考英语篇完型填空练习(附答案).pdf VIP
- 水浒传-林冲(共47张课件).pptx VIP
- 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