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连续倒塌有限元分析.docx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6

抗连续倒塌有限元分析

抗连续倒塌有限元分析第1篇

ASCE7-05[1]把连续性倒塌定义为“由偶然作用引起的初始局部破坏在构件之间发生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体结构的倒塌或是发生与初始局部破坏不成比例的结构大范围倒塌”。结构局部破坏后,整体结构不能形成有效的多重荷载传递路径,最终导致结构发生大范围的倒塌甚至是整体倒塌。

结构的抗连续倒塌和抗震都是结构在动力荷载下的响应问题[2],二者在结构的整体性、延性和冗余度等方面有着相似的要求。结构抗震设计改善了结构的延性,使得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实现延性破坏,而这些能力也是结构在抵御连续倒塌时所需要的[3]。

为研究结构的抗震设计对抗连续倒塌能力的影响,分析了地震作用的特点,比较了抗震设计和抗连续倒塌设计的要求及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抗震设防烈度对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的影响。

1地震作用及倒塌机制

地震作用是由地面运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并通过基础作用于结构整体,使结构的各个部分同时受力,地震作用如图1所示。

地震作用是地震引起的震动以波的形式传递至结构的过程,地震时结构上的荷载是结构反应加速度和质量引起的惯性力,结构在地震时会发生往复运动,持续时间一般为数秒。与偶然荷载作用相比,地震作用下构件反复受力而出现严重的强度与刚度退化,延性差。地震作用时楼板可视为刚性楼板起作用,而在连续倒塌中存在薄膜效应机制。

地震倒塌为结构在外部作用下的倒塌,连续性倒塌为自重下内力发生重分布而倒塌。地震作用下,构件受力与质量分布有关,分布于整个结构各个部分的非弹性变形能力能够有效地减轻对结构的损坏,倒塌机制的形成需要结构中大部分梁柱节点的损坏。

2抗震设计与抗连续倒塌设计

对于抗震设计来说,采用三水准设防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抗倒塌设计的目标要力求做到防止连锁效应的产生或防止不成比例倒塌的发生。

抗震设计与抗连续倒塌设计都强调结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结构发生初始破坏后,抗倒塌能力主要体现在梁抵抗内力重分布上,而结构的抗震设计,使得梁中纵向受力钢筋增加,提高了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关于抗震设计对抗倒塌能力的影响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经过抗震设计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整体牢固性,提高了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抗震设计可以取代抗连续倒塌设计;另一种是抗震与抗连续倒塌有较大差别,应当分别考虑,结构抗震设计不能取代抗连续倒塌设计[4]。

虽然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一些构造措施可增加建筑抵抗倒塌的能力,但这种措施对于建筑物抵抗连续倒塌的能力来说是有限的[5]。而且结构的抗震设计还要取决于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不同设防烈度下的结构抗倒塌能力是不同的,应区别对待。

3算例分析

2/16

3.1模型建立

按照我国现行规范[6,7],分别选取不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分别为6度(0.05g)、7度(0.10g)和8度(0.20g)四种框架结构进行设计,结构模型参数见表1,荷载参数见表2,利用PKPM结构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假定框架梁底部钢筋全部通长。根据设计所得截面和配筋面积等,利用SAP2000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图2),并按照GSA的线性静力方法分析底层柱破坏情况下结构的抗连续性倒塌能力。

3.2分析结果

取三种破坏工况:首层角柱破坏,首层外围中柱破坏,首层内柱破坏。采用基于GSA准则的拆除构件法对结构进行线性静力分析。采用线性静力时,以DCR(Demand-capacityratio)值即屈服强度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来判断构件是否发生破坏,DCR的定义为:DCR=QUD/QCE,即结构在等效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值与结构极限承载力的比值。因框架柱的DCR值均较小,故算例只计算与破坏柱相连的框架梁的DCR值。

3.2.1拆除角柱

根据GSA标准,位于破坏柱上的梁的弯矩屈服强度系数DCR应小于允许值2.0,剪力的DCR值应小于1.0。拆除角柱后的柱上方框架梁的内力DCR见图3。由图可知,不抗震与6度设防的梁内力DCR相近,7度、8度设防时也较小,均满足抗连续倒塌要求。

3.2.2拆除外围中柱

拆除外围中柱后的柱上方框架边梁和内梁的内力DCR分别如图4、图5所示。对于框架边梁,梁弯矩DCR及剪力DCR均不满足要求。而框架内梁,梁端正弯矩DCR均小于2,梁端负弯矩及剪力DCR均随着设防烈度的增大而减小。

3.2.3拆除内柱

拆除角柱后的柱上方框架梁的内力DCR如图6所示。框架梁端正弯矩DCR均大于2,不抗震及6度设防的梁端负弯矩DCR均大于2,而7度、8度的DCR仅一层不满足。剪力的DCR值仅8度设防的满足要求。

由于在6度和7度(0.10g)梁中的配筋面积是由非抗震设计控制的,所以抗倒塌能力也没有太大变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