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语文高考试题质量的五个维度.pdfVIP

评价语文高考试题质量的五个维度.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评价语文高考试题质量的五个维度

导读:本文评价语文高考试题质量的五个维度,仅供参考,如果觉得

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评价语文高考试题质量的五个维度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郑桂华

每年社会各界对语文试题虽然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评价不外

乎出自这样几种维度:语文学科本体知识的维度,语文课程维度,教

育理想维度,测试学的维度,作为试题的自洽及与考试组织的融洽性

维度。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去评价一份试题,其着眼点不尽相同,对试

题质量高下的判断有时会相差甚远。

一、语文学科的本体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学、写作学等知识维

在一份语文试题中,涉及的语文本体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

阅读材料中隐含的、能够作为考点的语言学、文学(包括文章学)的

知识。例如常见的表达手法、修辞方法、文章结构特点、语言风格以

及一些文化常识等。语文学科本体知识既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基

本内容,也是语文试题的专业性标志,通过语文本体知识的检测可考

查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命题时常常依托语文学科

本体知识来设置考点。

从学科知识的角度考察一份语文试题,应要求试题涉及的语文知

识类型典型、界限明晰、表述准确。所谓典型,是说这些知识在语文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学习领域是被公认有学习价值且与考卷中具体的文本特点相关:所谓

清晰性是指在一份试题具体的文本中是可以被解读出来而没有异议

的;所谓准确,是指试题对知识、概念的理解、阐释必须是正确的,

不是命题人想当然的说法。例如我们以杜甫的《秋兴》(风)这首七

律诗作阅读鉴赏材料,那么“对仗”、“意象”等知识,就属于与律

诗有关的典型的知识,在这首诗中也是没有异议的。如果用“人物形

象生动”、“逻辑严密”、“语言平实”去解读它,就属于不典型、

不清晰的知识。

恰当的语文学科本体知识能为试题的命制提供支撑,确保考试内

容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但是,语文试题中对学科知识的利用,要受到

许多因素的制约,如在上下语段中是否重复该测量目标、试题难度和

分值限制等。再以《秋兴》为例,如果在一份试题前面的部分中已经

考过“对仗”了,那么到了《秋兴》鉴赏部分,即使“对仗”手法在

这首诗中很典型很精彩,也可以舍弃不考,而去考“押韵”这个看上

去不一定最有价值的知识点。

值得高兴的是,近年有一些高考卷将学界一些已经成为公共知识

的研究成果引入试题的编制中,作为新的测量目标,如2011的浙江

卷:“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该题

是文学文本阅读中的一道试题,浙江卷选取了小说《第9车厢》作为

阅读材料。近年来,不少人提出,现代文阅读的考题应体现出阅读材

料的文体特点,但实际上,很多试题的现代文阅读题与文体没有任何

关系,大都是信息筛选整合、句意理解、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的分析或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者主旨的归纳。这样一来,选文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社科文,其区

分就意义不大。这道题目的考点非常明确,即“叙述人称”,这是只

有小说才有的,也是以前小说教学比较忽视的,却又是学界基本取得

共识的研究成果。题目难度虽然不大,但考点紧扣文体且要求具体,

是值得肯定的。

试题中还有一类语文本体知识,它要求一份试题的表述语言需要

符合语文学科本体知识的要求。它体现着命题人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

素养。在历年语文高考试题中总有语言不够规范的地方。有些试题题

干指向不明,考生容易失去答题的方向。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

8题: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

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泰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

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该题中“什么样”的提问非常宽泛,可以回答的方向很多,既可

以是感情内容,也可以是程度,也可能是倾向,如“细腻与粗疏”、

“忧伤与喜悦”、“复杂与单纯”、“爱与恨”、“积极与消极”等。

该题的题干中缺乏必要的支撑,学生难以把握答题方向。类似的试题

如2011年江西卷的第14题:“(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

点?”这道试题也让

文档评论(0)

138****89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