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我们的地球模型-教学设计.docx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我们的地球模型-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我们的地球模型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我们的地球模型》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承载着引导学生从已知迈向未知、从表面理解深入探究地球运动奥秘的重要使命。本课通过制作和观察各种地球模型,识别和了解地球的相关知识(结构、海陆分布、运动),应用模型建构到已学的地球知识。由于地球与宇宙中的有关现象、事物和规律,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复杂性,我们常常通过制作模型与模拟实验进行宇宙科学领域的学习。而科学家在进行此领域的研究时,也会把已有认知表达在模型上,并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实验,从而得出新知,再通过实践观察验证新知。本课也是通过模型制作帮助学生整理已掌握的知识,并希望学生把自己制作的模型应用在后续的各个主题的研究中,从而获得新知。

2.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的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感尚未完全建立,空间感知能力、想象力非常有限。受此影响,学生在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动手制作各种类型的地球模型,并展示分享自己的模型,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难度较低,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个单元的学习积蓄强大的学习动力。

结合教材与当下学情,笔者设置了以下纵向思维活动的编排: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通过制作和观察各种地球模型,识别和了解地球的相关知识(结构、海陆分布、运动),应用模型建构到已学的地球知识。

2.科学思维

通过梳理已知的地球相关知识并使其结构化: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将一类或多类知识表达在模型上。

3.探究实践

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能利用不同材料把抽象的地球知识准确地表达到实物中。

4.态度责任

在模型展示、比较、评价之后,感知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模型并应用到后续地球主题的研究中,对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内容探究保持好奇心与探究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不同材料,动手制作能表达各类地球知识的地球模型。

教学难点:

能用模型准确表达自己所了解的地球知识。

教学过程

(一)聚焦课题,梳理相关地球知识

1.转换视角,结合前测,梳理相关地球知识

对于地球,我们十分熟悉,现在我们将视角投向外太空,从外部观察我们生活的地球。关于地球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和感兴趣的地球知识?将我们已经知道的地球知识和感兴趣的问题写在学习任务单上,完成调查单:

2.梳理地球知识,聚焦课题,《我们的地球模型》。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表达我们所知道的地球知识。

(二)建构模型,结合资料制作模型

1.过渡: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

2.回顾地球结构模型,梳理模型建构过程。梳理制作模型的过程,首先明确要表达的特征,再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模型,最后将模型进行解释,利用这四个步骤制作其他的地球模型。

3.建构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地球自转模型

4.出示并介绍制作模型的材料;基于这些材料,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地球的特征,并完成任务单。

5.学生动手制作模型。

(三)借助模型,提升模型表达能力

1.交流制作过程,利用模型解释地球知识。小组代表展示“我们的模型”。

2.利用模型加深知识理解,提升准确表达知识能力

(四)拓展延伸,改进我们的地球模型

1.回顾一下我们制作的地球模型。比较不同的地球模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借助地球仪,拓展思路,改进我们的地球模型

【设计意图:下课不是教学的终点,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模型的改进不是在一节课内能全部完成的,课堂之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更广阔的天地。相信学生在经历了这节课的学习后,仍能参与课后的模型改进研究。】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