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档案袋评价在技工院校“三课四阶”劳动教育课程的应用探究
摘要:依据新时代劳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课题组对广西部分技工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方法简单等问题。为此,广西工业技师学院五年制焊接机器人专业结合档案袋评价在技工院校“三课四阶”劳动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内涵、档案袋评价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应用意义,实施“三课四阶”劳动教育课程档案袋评价的策略:明确劳动教育课程档案评价的目的、构建技工院校“三课四阶”劳动教育课程档案袋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技工院校“三课四阶”劳动教育课程档案袋评价内容、开展技工院校“三课四阶”劳动教育课程档案袋评价及交流反馈,以期健全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凸显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全面化,促进技工院校劳动教育提质增效。
关键词:档案袋评价;技工院校;“三课四阶”劳动教育课程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劳动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全面系统地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切实保证劳动教育提质增效;要灵活地选择评价方式,将教育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对学生素养的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1]。为贯彻落实关于劳动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笔者结合技工院校实际情况及学生学情,以广西工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焊接机器人专业为例,探索档案袋评价在技工院校“三课四阶”劳动教育课程中的应用,致力提升技工院校劳动教育的效果。
一、档案袋评价在技工院校“三课四阶”劳动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内涵
档案袋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按照一定的目的收集能反映学生学习某一项任务从起始到完成阶段的资料,以档案的形式把所记录的材料保存在档案袋中,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进步状况进行客观的、综合的评价。档案袋评价源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e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和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是基于尊重需求的满足和个体智力的差异、改变传统单一评价模式、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2]。
技工院校“三课四阶”劳动教育课程是指劳动教育的“三课”,以及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专业特点,实现五个年级、四个阶段的“四进阶”劳动教育。技工院校劳动教育的“三课”是指三个课堂。其中,第一课堂是校内理论课堂,包括劳动教育主课堂(包含大国工匠、劳模讲堂)、专业理论课堂、通识教育课堂、实训课堂等;第二课堂是校内、校外实践课堂,包括每周劳动值周、每日教室卫生、居家生活(打造温馨宿舍、叠被子、展示厨艺、垃圾分类)、日常技艺(手工、日常维修)、实习实训(校内专业课程实训、校外专业实习)及志愿服务(打扫卫生、拔草、洗脚、剪指甲、维修家具家电等);第三课堂是线上网络学习课堂,通过引进优质“慕课”资源,对话劳动模范,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档案袋评价在技工院校“三课四阶”劳动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即根据技工院校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采用多种评价指标,将焊接机器人专业学生在五个年级、四个阶段中参与三个课堂劳动学习及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性作品和结果性作品收集起来,以生为本,发挥学生自评及同伴评价、家长评价、社区工作人员评价、企业管理者评价等多主体评价作用,并进行交流和反馈,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概况,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改进和完善。
二、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存在的不足
为了掌握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情况,课题组对我校、广西交通技师学院等6所技工院校45名教务科、学生科的分管领导,以及部分辅导员、任课教师和257名学生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有效问卷298份,有效率98.68%,从中发现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评价主体单一,缺乏多元评价主体。访谈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主体为任课教师、负责劳动值周及课外劳动教育活动的辅导员,学生及同伴、家长、社区工作人员、企业管理者等评价主体缺位,没有做到多方评价主体协同参与,未能兼顾不同的关注点、劳动教育全过程。二是评价内容不全面。在257份学生问卷中,有200份问卷结果(占比77.82%)显示,目前的评价侧重劳动知识和技能,对劳动理念、劳动精神的培养及服务性、社会性、公益性劳动的评价关注不足。具体数据如下:劳动知识和技能评价频率为每周1次;劳动理念和精神培养评价频率为每学期不超过1次;社会性、公益性劳动评价频率为每学期不超过1次。三是评价方法简单,倾向于结果性评价。在6所技工院校45份问答中,有40份(占比88.89%)教师问卷表明,评价常常基于学生的单次表现或考试成绩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未关注学生劳动过程、学习能力及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