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docx

建构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构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摘要:坚持问题导向,精确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中职学校各专业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应坚持的方向。面对新时代现代化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中职学校要通过开发服务工业产业链发展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科类专业课程体系,搭建“教、训、研、创”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四创并进”新工科类专业创新教育路径,构建新时代工科类“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专创融通,从而培养高素质、有情怀的创新型“新工人”,为“智慧工业”“生态工业”“绿色工业”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

党的二十大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表明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迈进了新的阶段。然而,在现代工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职工科类专业还存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专业人才教育与现代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脱节,以及各专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专创融通力度不足、融合程度不深等问题,这就导致中职学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难以满足实际岗位工作的需求。因此,从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专创融通等三个层面,结合职业教育实际,构建一种符合新时代工科类人才培养的育人模式,是新时代赋予中职工科类专业创新发展的新使命。落实这项改革有利于培养一大批拥有工科情怀、具备扎实专业素养,同时具有突出岗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工科类专业人才,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一、新时代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构建思路

(一)新时代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新时代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是以爱工乐业、艰苦奋斗、服务西部的建工情怀为引领,从夯实基础层、铸强实践层、精进创新层等三个层面依次实施“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专创融通”战略的一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1]。借助这一模式进行中职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有利于精准促进广西中职学校新时代工科类专业学生“三递进”阶梯式发展。“三递进”即从掌握知识体系到满足社会需求的递进,从满足社会需求到创新个性发展的递进,从个性发展到创新设计能力的递进。这样才能最终达成培养拥有服务西部情怀,具备扎实专业素养,且具有突出岗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工科类专业人才的目标。

(二)构建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坚持围绕“大农业”发展格局,开设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工科类专业,旨在服务智慧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校工科类专业在校生人数快速增加,出现了课程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人才培养模式较为落后、课程知识体系更新不及时、实训教学薄弱、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人才培养与现代化工业产业需求相脱节等突出问题。为此,我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构建新时代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专创融通,不断更新和完善工科类专业的教学方式和实训内容,营造生产式实训环境,从而逐步提升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创新能力。

在构建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我校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就业与升学并重,关注每名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精准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一是精准定位“培养什么人”。我校以新时代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工业产业生产一线及现代工业发展需要,培养知识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技能人才。二是精确定义“怎样培养人”。我校以“产、科、创”三融合为抓手,建立集教学、生产、科研为一体实训基地,建设智能制造服务中心、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工作室、“玉农元信”工作室、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等“产、科、创”三融合基地。结合基地建设,我校依次实施“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专创融通”,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模式、课程教学、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通过有效融合产、科、创等要素,整合多方优质资源,我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专创融通,促进多种工科类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将工科类行业特色打造成专业特色和专业品牌,从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三是有效解决“为谁培养人”。我校紧紧围绕“新工科”建设指导思想,立足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致力实现为“智慧工业”育人、为“生态工业”育人、为“绿色工业”育人的目标。我校通过构建新时代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促进“产、科、创”三融合,促使工科类专业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创新实训教学模式,开展创新教育,以培育一大批专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