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心”理念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运用.doc

“学习中心”理念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运用.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中心”理念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运用

《法律伴我们成长》一课主要由“法律为我护航”和“我们与法律同行”两部分构成。前者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我国相关的法律内容,知道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的保护作用,并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关爱,从而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后者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遵守和捍卫法律,学会依法办事。教学时,笔者基于学习中心课堂理念,以学生学习问题为导向,借助“个体自学”“小组互学”“全班共学”三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觀念,提升法律意识。

一、个体自学,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个体自学是学习中心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借助个体自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导入新课后,笔者把导学案中的“学习重点”内容转化成课堂教学的驱动任务“法律与未成年的中学生有什么关系”,并板书在黑板上,要求学生结合各自的生活、学习实际自主研读课文,从生活、学习实际与课文内容的交叉点上解决驱动任务。为尊重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笔者鼓励学生不拘于形式、角度畅所欲言。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研读课文后,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从教材中的法律文件延伸:“法律就在未成年人的身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有的学生从教材后的“相关链接”上拓展:“未成年人时时刻刻处在法律的保护之下,我们与法律关系紧密,法律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如果没有法律约束,社会就会混乱,我们就不能安全地坐在教学里学习。”有的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上解读:“法律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们购买了假冒伪劣产品就只能自认倒霉了。”还有的学生将教材内容、自己的上网经历和2024年1月1日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结合起来回答:“现实生活中,法律与未成年人相伴相随。在网络社会中,法律也没有缺位,今年开始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为我们筑起了一道上网的‘防火墙,我们以后上网更安全了。”这一教学环节强调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尽量不给学生设置限制条件,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得以发挥,很好地践行了学习中心课堂教学理念。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将法律与未成年人的关系定位为“密切相关”“息息相关”“相伴相随”和“未成年人时时刻刻处在法律的保护之下”等,说明学生已经通过研读教材内容明确了法律与未成年人的紧密联系。这为后续的联系现实内化所学和探究学习、拓展性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小组互学,弥补个体自学的不足

小组互学是教师组织学习小组开展质疑、讨论、交流、探究等互动活动,以促进学生个体学习深入推进的学习方式。个体学习基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因而会在自学活动中生发个体学生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般由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予以解决。学习中心课堂教学理念认为,学习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因此,在个体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小组互学,不但可以弥补学生个体学习的不足,而且能体现充分尊重、相信和依靠学生的教育思想。

学生完成个体自学任务后,笔者要求学生将自学中遇到的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以及自己虽然能够独立解决但不能确定正误的问题写在导学案“个体学习疑惑”栏中,并将这些问题交由自己所在的学习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人数过少,无法集思广益;人数过多,问题难以集中),请其他成员帮忙解决,如果各学习小组成员经过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则由学习小组记录员记录下来。接到学习任务后,各学习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小组长组织交流活动。小组成员按照既定的先后顺序依次展示自己的“个体学习疑惑”,其他成员则根据课文内容、个性理解对这些疑问进行交流、探究、补充、完善。如第5学习小组中的一名学生根据“我们与法律同行”板块中的内容提交的“《教育法》第44条第三款要求未成年人‘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但有的同学因各种主客观原因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些同学违法了吗”很有代表性。该小组激烈争论,一部分学生认为法律就是法律,学生不能完成作业任务就是违法;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这个条款是原则性的规定,并不意味着完不成作业的学生就违法了。笔者认为学生通过争论可以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法律规定,并没有点拨。激烈争论后,该小组成员重新研读教材,再次进行交流,最终达成共识:《教育法》中的学习任务指未成年人应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