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质量”主题单元目标和内容的结构化设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课标”)确立了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倡导结构化教学,并将常见的量如质量等相关知识纳入综合与实践学习领域,要求以主题学习的形式强化量感等素养的培养力度。本文以度量水平阶段的划分为依据,以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中与质量有关的内容为基础,尝试构建结构化的“质量”主题单元目标和内容。
一、度量水平阶段的划分
度量水平阶段的划分是在结构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按照度量能力的发展规律,把度量能力划分成由低到高的几个水平阶段。度量水平阶段的划分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持续学习,从低水平质量认知逐步发展到高水平质量认知,提升量感。同时,度量水平阶段的划分能帮助教师把握学生当前的度量水平,目标明确地实施质量主题单元内容的教学与评价,促进学生思维进阶。
度量指用一个数值表示物体的某一属性。得到这个数值,一般需要经历如下三个步骤:①确定物体的被测量属性;②确定一个具有相同属性的度量单位;③通过填充、覆盖、匹配等方法,比较度量单位和待测物体的这一属性,完全匹配时所需度量单位的个数就是测量值。可见,掌握度量的知识并非易事,需要同时理解待测物体的属性、度量单位,以及度量结果是度量单位的累加等。
學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水平不同,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所体现的度量能力就不同。换句话说,度量能力的表现具有阶段性。第一阶段,不能理解待测物体的这一属性,不能进行度量活动。第二阶段,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了解到物体具有这一属性,但不能很好地区分这一属性与其他属性,不能进行度量活动。第三阶段,了解物体的这一属性,会进行一些比较活动,能理解物体的这一属性与其他属性的区别;逐步形成度量单位的概念,能利用身边的物体作为度量单位进行个性化的度量活动,能表达度量的结果;经历多次度量活动后,能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第四阶段,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建立起标准单位的表象,能运用标准单位进行度量。第五阶段,经过多次度量活动,积累了大量的度量策略,能灵活运用恰当的策略完成度量活动,能合理地表达度量结果,能理解度量的本质是度量单位的累加。
基于上述分析,为体现质量单元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笔者参考SOLO分类理论中多点结构层次的划分方法,借鉴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层次的划分与命名方法,把质量度量能力的发展水平由低到高划分为直观体会、非标准质量单位度量、标准质量单位度量、估测和实践应用五个水平阶段。需要说明的是,质量度量能力表现的第一阶段对应SOLO分类理论的前结构水平层次,主要指向学龄前儿童,故没有安排在前述水平之列。直观体会阶段对应度量能力表现的第二阶段,指向一年级学生,认为学生在质量度量方面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这是教学的起点;非标准质量单位度量阶段对应度量能力表现的第三阶段,指向一至三年级学生;标准质量单位度量阶段对应度量能力表现的第四阶段,指向三至四年级或更高年级学生,此阶段学生能运用公认的数学基本事实等进行合情推理;综合应用阶段对应度量能力表现的第五阶段,是小学阶段质量度量学习的最高水平阶段,认为学生能较为抽象地理解质量度量的本质是质量单位的累加。估测贯穿上述四个阶段,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质量属性,丰富质量度量策略,培养质量量感。这一水平阶段的划分有利于教师设定进阶的单元目标和内容。
二、“质量”主题单元目标的结构化
单元目标的结构化指从知识单元的角度将教学目标按照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进行整体设定,形成一个清晰、有序、可操作的目标体系。这样的目标体系有助于教师设计和实施结构化教学,确保教学活动针对性达成预期目标。
质量的度量属于工具度量,工具度量必须满足勒贝格测度的三个条件,即“度量的三性”:第一,正则性,通俗地讲就是依据物体的被测量属性,选择一个有相同属性的度量单位,确定为“1”;第二,运动不变性,意思是物体的被测量属性经过运动变换后不会改变大小;第三,有限可加性,简言之就是经过有限次的分割后,再进行度量单位个数的累加,如此得到测量结果。“度量的三性”是度量学习所指向的大观念。
为落实这个大观念,培养学生的量感和推理意识,笔者按照度量活动发生的过程和质量量感五个水平阶段的表现,制定了五个由浅入深的质量单元教学目标。目标①:在真实场景中通过比轻重的活动,直观感知物体的质量属性,知道物体的质量属性与体积、材质等属性的区别,形成初步的量感和推理意识。目标②:借助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称量活动,进一步体会物体的质量属性,形成质量单位的概念,知道如何用非标准质量单位的个数表示物体质量,感受统一质量单位的必要性,逐步形成量感和推理意识。目标③:在实际的称量活动中体会标准质量单位与物体一样具有质量属性,通过与生活物品的比较,建立标准质量单位的表象,能用标准质量单位的个数表示物体的质量,能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测量物体的质量,并根据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