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项目四课程
一、目标与任务
本次教学
项目
项目四课程
学时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授课地点
主讲教师
思政理念
作为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课程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建设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和核心,课程改革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必须发挥课程教材培根铸魂、启增智慧的作用
教学
目标
知识
目标
了解课程、课程设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含义,理解我国现阶段小学课程设置,熟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技能
目标
能够分析制约课程的因素和新课程的基本特征
素养
目标
全面领会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树立科学的课程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课程、课程设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含义,理解我国现阶段小学课程设置;能够分析制约课程的因素和新课程的基本特征
难点
全面领会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树立科学的课程观
任务分解
任务一课程概述
任务二课程设计概述
任务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学
方法
讲授法、点拨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训法
教学
媒体
教材、课件、教案、多媒体、投影仪
二、教学进度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教学时间
(分钟)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情境导入
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23门选修课和34门活动课;初中开设了35门活动课。除了必修课,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分化为5个层次的“个性课程”,即“讲座型”“发展型”“课题型”“竞赛型”“补缺型”。每周按文科、理科及综合科开设4~5个讲座,以社会热点和传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生、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施以个性化教育,而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
思考:这所中学的改革可以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校课程体系范例。你认为它有什么特色之处?
检查预习;
板书
思考
新课
讲授
任务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课程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交往、沟通的中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课程改革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
(一)课程的定义
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宋时期。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首次提到“课程”,但它并无今天的“课程”之意。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提到“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是指学习的范围、领域、时限、进程,却未涉及教学方法上的要求和约定,因此只能称为“学程”。
在英语国家,课程“curriculum”一词源于拉丁文“currere”,意为“跑道”,转义为“学习路线”,再发展为“有组织的知识体系”。
课程作为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在西方最早出现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被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1918年,美国课程论专家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从而为课程理论奠定了基础。
一般认为,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在近代学校兴起之后,课程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例如,大学课程、中学课程、小学课程等。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如数学课程、语文课程、科学课程等,这种课程定义使用最普遍。
现在,课程改革已明确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必修课程。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二)两种课程观
1.课程是知识
课程是知识,这是一种出现比较早、影响深远且比较传统的课程观点。
强调受教育者掌握完整系统的科学知识,往往分科开设;课程的体系是以相应学科的逻辑、结构为基础的;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个人生活的,并且经常凌驾于学习者之上;学习者主要是课程的接受者,教师是课程的说明者、解释者。
2.课程是经验
课程是经验,这是以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的课程观。
强调和突出学习者作为主体的角色以及在课程中的体验;注重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课程;课程是以学习者实践活动的形式实施的;学习者本人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学校课程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规定。社会的性质决定着课程的性质。
(二)一定时期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课程内容的质和量直接取决于人类文化知识的发展状况。
人类对知识的探究方式也影响着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内容的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PDM塑胶面层施工方案:.doc VIP
- 肿瘤化疗药物使用指南和规范.pdf VIP
- 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产生原因及处理的方法.doc VIP
- 2024华医网答案;继续教育答案;复合杂交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疾病新理念;题库答案.docx VIP
- 省级优秀课件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大海》.pptx
- 遇到更好的自己(新员工).pdf
- 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答案.pdf VIP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第六章第四节.pptx
- 2024年外研版八年级上册英语Module 9 Unit3 Language in use.pptx VIP
- 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肠内肠外营养临床规范化应用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