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合同审核及用印流程规定7篇
篇1
一、合同审核
1.审核内容
合同审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条款的合规性:确保合同条款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违背相关政策规定。
(2)合同内容的完整性:检查合同中是否包含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必要内容。
(3)合同主体的合法性:核实合同双方是否具有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如法人身份、经营权限等。
(4)合同内容的合规性:确保合同内容符合公司的内部规章制度,不违背公司的利益。
2.审核流程
(1)提交合同:由合同签订部门将合同提交给审核部门。
(2)初审:审核部门对合同进行初步审核,确保合同中包含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必要内容。
(3)复审:经过初审后,审核部门将合同提交给上级部门或相关专家进行复审,确保合同的合规性和完整性。
(4)终审:经过复审后,最终确定合同的审核结果,并通知合同签订部门。
二、用印流程
1.用印申请
在合同审核通过后,需要向用印管理部门提出用印申请。申请时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合同原件或复印件。
(2)用印申请表,包括用印事由、用印数量、用印时间等必要信息。
(3)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如相关证明材料等。
2.用印审批
用印管理部门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批,确保用印事由符合规定,用印数量合理,用印时间合理等。审批通过后,会下发用印通知单。
3.用印实施
在用印通知单下发后,申请人需要按照通知单上的要求,在指定时间和地点进行用印。用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用印材料齐全、符合要求。
(2)按照规定的用印顺序进行用印,不得擅自更改用印顺序。
(3)用印完毕后,需要及时将用印材料归还给管理部门,并告知管理部门用印结果。
三、其他规定
1.合同审核和用印的流程和时间节点需要严格控制,确保合同的合规性和及时性。
2.在合同审核和用印过程中,需要保持透明和公正,不得存在任何形式的舞弊行为。
3.对于违反合同审核和用印流程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四、总结
本规定旨在规范公司的合同审核和用印流程,确保合同的合规性和完整性,保障公司的利益。各部门和员工需要严格遵守本规定,确保合同的审核和用印工作顺利进行。
篇2
一、合同审核
1.审核内容
合同审核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合同格式的规范性和清晰度;
(4)合同中涉及的权利和义务的明确性;
(5)合同中涉及的违约责任的合理性。
2.审核流程
合同审核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交合同:由合同签订方将合同提交给审核方;
(2)形式审核:对合同的格式、清晰度、完整性进行审核;
(3)内容审核:对合同的内容、条款、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进行审核;
(4)提出审核意见:根据审核结果,提出审核意见,包括同意、修改、补充等;
(5)签订合同:根据审核意见,对合同进行修改、补充后,签订合同。
二、用印流程
1.用印申请
在合同审核通过后,需要向用印部门提出用印申请,填写用印申请表,包括合同名称、用印数量、用印位置等信息。
2.用印审批
用印部门会对用印申请进行审批,确认用印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合适,是否符合公司规定。审批通过后,会给出用印的指示。
3.用印操作
根据用印指示,用印部门会进行用印操作,确保用印的位置准确、数量合适、质量清晰。用印后,会对用印结果进行验收,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4.用印记录
用印部门会记录每次用印的情况,包括用印时间、用印位置、用印数量等信息,以便后续管理和追溯。同时,也会保留用印申请表的复印件或电子档,以便备查。
三、规定执行
1.执行机构
公司设立专门的合同审核和用印部门,负责合同的审核和用印工作。其他部门或个人不得擅自进行合同的审核和用印操作。
2.执行流程
所有合同必须经过正式的审核和用印流程,否则不得生效。在审核和用印过程中,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确保流程的顺利进行。如有任何疑问或问题,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3.违规处理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公司将视情况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理。轻者可能面临口头警告或书面警告,重者可能面临罚款、解除劳动合同等严厉处罚。同时,公司也会保留对违规行为进行追溯的权利。因此,各部门和员工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