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引生活活水,创高效课堂,在生活中感受地理教学魅力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的指示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教师需要重点分析与考虑的方向。针对高中地理教学,基于城市生活、地理环境等加以分析,其关联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懂得将生活化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去,利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接受地理知识,提升地理认知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
基于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依旧坚持使用传统的教学,很难将教学方法与生活结合,导致学生对于地理知识不感兴趣。高中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也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时也存在较大难度,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所以,教师就需要将生活化与高中地理进行相互的融合,以此来提升地理教学质量,确保迎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逐渐爱上地理课。
一、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因为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都非常关注。作为高中学生,因为需要学习大量知识点,所以教师往往会选择利用灌输式的方式来开展地理教学,习惯让学生死记硬背。但是地理之中难免存在内容复杂的知识点,导致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本身能够对于知识起到的理解。考虑到地理本身属于一门与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没有与生活化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学生很难能够真正的理解知识点。除开教师所用教学方法落后的问题,很多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实际理解度不足,在其余的环节会浪费大量时间,导致地理学习效果不理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重点强调课本之上的知识,从而营造一种“死读书”的氛围,未能实现知识点的活学活用,这样难免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丧失根本性的意义。
二、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高中地理教学现状的分析,合理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1.创设生活化的导入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想要做好一件事,如果开端是良好的,那么相信就已经取得了一半的成功。对于课前的导入环节可以利用很多方法,如游戏、多媒体、故事、音乐等等,但是真正有效的导入才能够将应有作用发挥出来。所以,在实际的导入环节之中,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来加以优化处理,这才是关键的,不仅可以调动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但是,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又需要如何融入到课前的导入环节中去呢?如,在《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分析其生活化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尝试着提出:“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顺带提问:“你最喜欢怎样的天气呢?可以说一下原因吗?”有学生回答:“喜欢雨天,因为小雨兮兮,淋在手上的感觉很棒。”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继续说:“但是你们知道不知道天气是在无时无刻发生变化的吗?刚刚下雨的天气,可能一会就转变成为晴天了,你们都看到过这样的情况了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于是大家都纷纷点头。教师就可以接着说:“那么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感受一下吧!”之后,教师可以选择基于多媒体来播放天气变换的视频,这样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吸引。当学生专心观看之后,教师就可以顺势导入新知识:天气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变化,但是气候本身是很难出现变化的,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呢?通过这样的一种生活现象的引导,学生就可以更快地融入到学习中去,保持较高的注意力,最终就可以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教育和生活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陶行知先生针对这一定论就进行过相应的论述。因此,将生活化的元素直接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提升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度和认识度,以此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调动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地理学习。当然,如何能够真正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去,还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探究,努力寻找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让实例真正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互贴合。例如在教学《地球上的大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等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了解到地球大气的变化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的,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气候,都会产生相互影响,进而共同决定全球气候变化;同时地理各种环境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它们沟通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影响;不论是经济发展、文化发展还是环境发展,整体都会受到区域的影响。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周围的自然环境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发现与搜集身边真实存在的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现象,了解如果不加以改进,污染范围会逐渐扩大,直至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而在城市所出现的污染,又会扩散到农村、林地。所以,要让学生在自身生活中,不论身处何地,也不论是对水资源、对土壤还是对大气,都要采取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以力学为例浅谈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策略 论文.docx
- 以落实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设计 论文.docx
- 以人为本,架构新型师生关系 论文.docx
- 以生为本,让识字远离枯燥 论文.docx
- 以希沃白板为例,浅谈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融合 论文.docx
- 以小学群文阅读为匙,开项目习作教学之门 论文.docx
- 以信息化20为依托,促小学数学与科学课程的融合 论文.docx
- 以信息提取为媒,助力学生阅读力的提升 论文.docx
- 以形搭桥探究“颠倒相乘” 论文.docx
- 以学定教以生为本 论文.docx
- 地理信息科学_第三次农业普查影像数字化项目.pdf
-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实验.docx
-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小说阅读理解提高练(含答案).docx
- 202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一模英语试题2(含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含答案).docx
-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英语语法专题练习 特殊句型(含答案).docx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贵州省安顺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