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项目式学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项目式学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领略圣人情怀,做时代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富贵不能淫》是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单元开篇之作,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该文记述了孟子与景春关于“何谓大丈夫”问题的探讨,孟子借由对景春的反驳,说出了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重点字词,学会翻译并理解文意。

2、通过“大丈夫”的评选活动,理解“大丈夫”的内涵,理解孟子心中大丈夫的标准。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不同时代“大丈夫”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通过“大丈夫”的评选活动,理解“大丈夫”的内涵,理解孟子心中大丈夫的标准。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不同时代“大丈夫”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活动情境:

师:同学们,人们常说“男子汉,大丈夫”“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你能再举几个关于“大丈夫”的俗语吗?

大丈夫能屈能伸。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

大丈夫是理想的化身,是情感的寄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大丈夫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富贵不能淫》,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是如何给“大丈夫”定义的?

任务一:文本初读,感古之大丈夫

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诵读指导:

首先把握节奏,准确停顿,准确把握句子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的句子做好句内的停顿,只有把握好句内的停顿,才能把握文章整体的节奏。

其次要注意那些语气词,疑问语气声音要上扬,感叹语气声音要下沉。读好语气词就能把握文章的语气。

注意读音的轻重。像“富贵不能淫”,重读不同的词语表达的效果不同,要整体把握,确定好重音。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任务二:活动促读,明古之大丈夫

活动情境: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举办了一场评选“最佳大丈夫”的活动,张仪和公孙衍参加了选拔,假如你是评委景春或孟子,你会把赞成票投给他们吗?

请以“我是,我赞成/不赞成公孙衍和张仪当选,理由是:”的句式作答。

1.假如你是景春,请说说你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怎样的?

生:我是景春,我赞成公孙衍和张仪当选,理由是:他们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是大丈夫。

师: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齐读“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生:态度:敬仰、崇拜、羡慕。

依据:从反问句式、副词“诚”以及对他们能力的夸张性描述上可以看出来。

师:可以看到,评委景春是从功利的角度评选“大丈夫”。

2.假如你是孟子,你会如何评价公孙衍、张仪的?

生:我是孟子,我不赞成公孙衍和张仪当选,理由是: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师: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生:第一层:“是焉得为大丈夫”至“妾妇之道也”。反驳景春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

第二层:“居天下之广居”至“此之谓大丈夫”,正面提出何谓大丈夫。

师:这种写法就是先破后立。

师: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何不同?

生:“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公孙衍、张仪之流,只是顺从君王的意思。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同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一样。

3.师:孟子认为成为大丈夫的条件是什么?

第一,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第二,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

第三,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都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

这三条做到了,才有资格叫大丈夫。

师:它们的位置能否颠倒?为什么?

生:不能。“居天下之广居”三句是作为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核心,是基础,所以必须放在最前面说;接下来“得志”“不得志”是分两种情况讨论,是对根本原则的一种补充;“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是进一步的补充,因此置于最后。

4.讨论:既然你赞同孟子的看法,那你认为哪些人可以获得“最佳大丈夫”的称号呢?

富贵不能淫:文天祥拒绝元朝高官厚禄的收买,英勇就义。

贫贱不能移: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威武不能屈: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任务三:评选活动,赞今之大丈夫

师:我们班打算举办一场关于“大丈夫”的评选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售后加V wkl436858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